这位鲜为人知的女性,正是任正非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在担任华为董事长的16年时间里,她始终站在任正非前面,为他遮风挡雨,被称为“华为女皇”、“华为国务卿”。 2010年的美国《福布斯》“最有权势女性”榜单,孙亚芳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女性。2013年《财富》、2014、2015年《福布斯》等中国商界女性排行榜,孙亚芳力压董明珠等知名女企业家,多年蝉联榜首。
华为的“恩人”
孙亚芳195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曾在宜宾政府招待所做服务员,也做过服装生意。1982年孙亚芳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先后在新乡国营燎原无线电厂、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进入华为工作之前,孙亚芳曾是华为的恩人。当时的华为只是一家初具规模的小型公司,因为遭遇棘手的资金难题命运堪忧。在国家安全部任职的孙亚芳原本与华为毫无瓜葛,只因为看好华为前景,在了解情况后慷慨相助。她动用个人力量,顺利帮助华为办下贷款,挽救了局面。
对于孙亚芳,任正非一直视其为华为的贵人。
1989年,孙亚芳正式进入华为工作。别具魅力的孙亚芳开始在华为屡屡展示过人的智慧与才能,从培训部经理起步,一路顺利晋升,先后升任长沙办事处主任、华为主管市场、主管市场与人力资源的常务副总裁,并于1998年出任华为集团董事长至今。
在华为,孙亚芳是离任正非最近的人,地位远在其他管理层之上,手握实权。华为几位“亲生”的副总裁也要向她汇报工作,要尊称她为孙总。而孙亚芳本人却不必事事向任正非汇报。公司战略层面拥有决裁权的,除了任正非,就是孙亚芳。
担任华为董事长的16年时间里,任正非一直尊称孙亚芳为“孙总”,话里话外都离不开她。华为上下心照不宣的原则是,公司只能有两位“总”:“任总”和“孙总”。这在华为的文件、抄报中得到明确的体现。
任正非的“大脑”与权力执行者
初入华为的孙亚芳有个旁人都没有的本事:每一次开会发言或者工作汇报,她都能正中老板任正非的下怀。在华为的这些年,孙亚芳对任正非思想的理解和发挥,更是无人能及。这也让任正非对这位董事长给予最大的信任与权力。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早在1998年,孙亚芳在给任正非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鲜明的观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的,因此要体制创新;
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
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这三点是孙亚芳对华为接班人问题的深度思考,是《华为基本法》中未曾提及的,却得到任正非的高度认同和重视。后来,任正非还将这三点原话引用到自己《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文章里,成为华为人学习研读的重要内容。
一位前华为高管曾回忆,在一次市场部高层讨论会上,大家正在讨论市场策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孙亚芳坐镇。会议进行中,任正非推门进来,接着就开始发表观点,指明市场部选拔干部应该选择有狼性的干部,还指明某位干部这样的就不能给他晋升。
话音未落,孙亚芳立马反驳道:老板,某某不是你说得这样子的,你对他不了解,不能用这种眼光来看他。一时怔在那里的任正非无话可说,只好像打酱油一样转身离开,喃喃地说了声:那你们接着讨论吧。结果,这位被任正非点名的仁兄很快被升职为华为的高级副总裁。
而在研究管理层干部的培养方案时,孙亚芳直接否定了原干部部长“重启中层干部竞聘活动”的建议,明确用新建立的评价系统去考核干部,强势而霸道。这种作风也让孙亚芳在男人堆里确立领导地位。
孙亚芳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公司的管理运营上。得益于之前的工作经历,孙亚芳在华为公司的对外关系上处理得尤为出色。孙亚芳上位后,华为与外界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当年在与美国思科的官司战争中,华为非常讨巧的调动媒体情绪,赢得舆论支持,就是孙亚芳运用对外关系的典型事件。
在华为,孙亚芳的地位无可替代:她总能正确理解老板的思想并完美的诠释和传达;能艺术化地修正处理高层领导的过激思想言论;能让老板安心放权;紧急关头能站出来充当救火队员,解决难题挽救危局。而孙亚芳出色的外交能力也是任正非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任正非为孙亚芳量身打造“董事长”这一职位,把孙亚芳推到前台的重要原因。
“ 市场杀手 ”
在华为,孙亚芳是个实操派,主管人力资源和市场。在全面创立华为经典管理系统和市场体系上,孙亚芳有不赏之功。
通讯制造行业里给孙亚芳封了个“市场杀手”的称号,竞争对手们无不对华为严密的市场体系深感忌惮。
当初宣布孙亚芳出任董事长时,任正非也曾表示,孙亚芳最大的功劳就是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体系。在两厢技术伯仲难分的情况下,华为总能通过市场获得绝对竞争优势。
在市场营销领域,孙亚芳非常注重“狼性”团队的打造。在她主导的“土狼”文化治理下,华为的每一个员工对工作专注执着、百折不挠,一股子搏命进攻的精神劲。前华为销售高管汤圣平在自己的著作《走出华为》中如此描述: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够做到你一天不见我就等你一天,一星期不见我就等你一个星期……就算你在某个小岛上开会,华为的销售人员也会摸着石头过河过海去找到你。
正是这种可怕的管理文化,让华为在面临人才流失的局面下,依然能够拿出漂亮的成绩。
在市场战略上,孙亚芳率先提出纵横结盟的打法,将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积极团结松下、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运营商,广开结盟之路,抱团作战,推动整个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孙亚芳还为华为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孙亚芳早在90年代就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1996年开始,孙亚芳大刀阔斧地对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进行改革和建设。在她的规划下,华为形成了科学的“选、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新的人才队伍建设办法让华为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迅速形成在国内通信制造业独领风骚的局面。
早在2011年,孙亚芳被认为是中国商界女性中唯一一位掌管世界500强企业的的实权派。在她的带领下,华为在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在与爱立信的竞争中第一次打了个大胜仗,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商。
这一年,华为手机的销量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全球排名第三。 当年《财富》(中文版)201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排行榜中,孙亚芳被排到了第一的位置,而后才是董明珠。
结语
回首2016年,是华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达到6056万台,营收774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8月份,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收登上“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下半年,两大劲敌苹果和三星负面新闻不断,形象一落千丈,而华为手机“挡子弹救命”的事迹意外火遍全球,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华为收获了大票海外粉丝追随。这一年,“华为之父”任正非成了中国制造的杰出领袖,被奉为教父。
只是,人们却鲜知陪跑27年、默默助攻任正非的华为“女当家”孙亚芳——那个完美的贯彻者、默默深耕的奠基者、有勇有谋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