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作者:张滨  来源:  日期:2017年6月16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讲,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提高综合发展能力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根本任务、方针原则、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提出了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笔者结合自身从事近30年思想政治工作,粗浅的谈谈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谈一下怎样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讲,就要学会掌握人的心理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思想政治工作者好比医生,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开出适合的处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尤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同样快节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也带给人们学习、工作上的压力。新常态下,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忠诚与事业,敢于担当,直面矛盾,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的利益需求,采取传统手段与创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就能达到事伴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原单位工作时,接受了上级转办的一项信访任务,对方已是70岁高龄的老同志,因涉及我市重点工程建设用地,老人原单位整建制划拨到新单位,其身份有事业编制转为企业。退休之后该同志对身份转变一事耿耿于怀,三天两头到有关单位上访,令工作人员怎样解释,他就是不认那个理,甚至还同工作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动用了警力。据了解,该同志平时是一位和蔼可敬的长者,每天喜欢喝上两盅,有时多喝上几盅,脾气来了挨谁谁。对于接受这样一件棘手的问题,而且还有时间要求,开始我是有抵触情绪的。虽说笔者也算是单位的原老,大部分人比较熟悉,可是提起该同志一点印象都没有,许多人也不认识,连他当年一个车间的人都不知情。经多方打听找到其弟,原想让其帮忙劝说哥哥,据他介绍,哥哥根本听不进别人劝说,一次家庭聚餐,弟弟为此事劝说他几句,他竟火冒三丈还动手打了他,对此他表示无能为力。一天笔者突然接到上级电话,说老人家又到单位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让我速到。一见面,老人家气势汹汹地从手提袋中拿出了他上访20年积累的各种文字材料摆在我面前。因为临近中午,又是第一次见到老人家,我提出,请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吃个便饭。听说要请吃饭,老人婉言拒绝,有的同志说:这不是火上浇油吗!经过再三劝说大家还是坐在了一起。席间我得知了老人家的家庭情况和他的一些爱好,对此前掌握的情况一一对应,次日,我便带上老人平日喜欢喝的机场白酒去了老人家。知道我要登门拜访,老人家早早在楼下等候,和老伴一起茶水瓜果地热情接待了我们。自那之后,我们交流沟通了近两个月,其间,不管地点在哪,我们每一次交谈都是坦诚和愉快的,我们成了好朋友,最终老人接受了我的意见。纵上所述,只要选对了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坚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人是有感情的。

其次,谈谈做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到四勤:即:勤动脑、勤动嘴、勤动手、勤动腿。第一,勤动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积极主动地根据本单位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和不同要求,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工作,适用当下互联网 的时代;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用新知识武装头脑,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经常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变化和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稳定保驾护航。第二,勤动嘴。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人,那就离不开与人的语言交流和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掌握语言的表达艺术,有张不断唠叨的“婆婆嘴”。第三,勤动手。就是工作经验的积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干到老、学到老的韧劲。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岗位,其阅历不同,对工作的认识、态度和视角就有不同,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讲,要善于自己动手写文章,不断总结、积累做法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行家里手,工作才不会脱离实际、脱离工作、脱离员工。接地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要让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生命力,必须扎根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走出办公室,到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走走、看看,坐下来聊聊,了解干部员工所思所需所盼,掌握思想情绪变化,帮助基层单位和员工解决困难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企业、员工利益,当好职工的“知心朋友”,也就是笔者要谈的第四个基本要求“勤动腿”。

综上所述,“四勤”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笔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总结出的经验,通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

再次,谈一谈典型培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纵观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毎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先进典型的引路。“全国上下比、学、赶、超”热潮形成,全社会营造学习先模、崇尚先模、尊重先模、争当劳模氛围,创造出巨大的精神财富,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一个优秀企业的背后,必然有着一个先进典型的群体,先模人物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我们青岛的企业来举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青岛港务局许振超、皮进军等。

笔者认为,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碰撞,越是价值观多元多样,就越需要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就越需要在众声喧哗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只有善于发现、发掘先进典型,用好榜样的力量,才能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推动良好企业风气的形成。

近年来,青岛能源集团培育宣树了吴岱华、陈勇、胡克涛、于世国、戴秀芝、金莱女子班等一个个身边榜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上了“地气”,变得生动而具体。这样的榜样,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影响、发生了改变。让榜样“遍地开花”。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愿榜样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特殊走向普遍,并最终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行业风气实现彻底转变。尤其作为我们能源集团组建时间短,之前企业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干部职工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立足本企业,寻找身边的榜样,发现身边的感动。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没有榜样,而是缺少发现榜样的眼睛。我们要重视挖掘不同的闪光点,让榜样遍布社会、企业的各个角落,让榜样“遍地开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梦”、“中国梦”

综上所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用鲜活的榜样教育人,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而一群好人,可以带动众多民众。”

作者单位:青岛能源开源热电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