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盐碱地崛起中新天津生态城

作者:杨维成 翟永冠 毛振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期:2017年6月20日

    2007年以前,站在天津滨海新区海滨放眼望去,尽是盐碱荒地、污染水坑、废弃盐田纵横交错的“生态禁区”,荒草遍地、人烟稀少。如今,同样的地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森林河流绿树成荫,一座不同于以往城市发展模式的“非典型”生态新城拔地而起,变身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而设立的“试验田”,实现了模式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尹正秀称之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威尔士低碳研究院院长菲力普非硭钩圃匏恰叭嗽旎肪澈妥匀换肪诚嗳诤系某晒Φ浞丁薄?/span>

2013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生态城时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承载高层关怀、凝聚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智慧、背负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干部群众于荒芜处现生机,明知难为而为之,正以踏实肯干、锐意创新的“拓荒精神”,为解决人类环境问题,找寻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探索答案。

  “试验田”——起于高层动议成于高效落实

  驱车在滨海新区沿黄海路北行,驶过彩虹桥,中新天津生态城便进入视线。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蓟运河口,诠释着清洁能源支持生态发展的理念。距河口不远处是生态城的郊野公园静湖。春意渐浓,清风吹拂,时常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珍稀候鸟遗鸥乘风飞舞、觅食鱼虾,成排的芦苇在风中摇摆,宛若一幅水墨画。

  但是在八年多前,很难相信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三分之一是盐碱荒地、三分之一是污染水坑、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专家学者和周边村民称它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禁区”。

  转机在2007年来临。当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经反复比选,两国政府于20079月底基本确定选址天津。而选址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这一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充分体现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

  2007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框架协议,标志着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诞生。次年928日,生态城破土动工。

  高层动议加之高效落实,昔日的“环境禁区”加速蜕变为“生态城市”。开发建设八年多来,在中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城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初步达到了两国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绿色产业加速聚集,累计注册企业4500家,注册资金超过20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互联网+高科技、精英配套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态势;

  城市建设初具形象,累计开工产业、公建和住宅项目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存40年工业污染的污水库得到彻底治理,并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实施盐碱地绿化5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50%;可再生能源利用初具规模,蓟运河口风力发电、智能电网等一批生态示范工程陆续投入运营;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就业、居住人口累计超过7万人,已开办2所中学、4所小学和9所幼儿园;三个社区中心和多种商业设施投入使用。

  “实践场”——系列创新带来“改革红利”

  漫步生态城,高楼林立,国家动漫园、生态科技园、社区中心等一大批项目拔地而起。作为开拓创新的“实践场”,生态城的开发建设采取一系列创新性做法,“改革红利”渐次显现。

  在发展理念上,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动议之初就确定,生态城要深入落实“三和三能”的发展理念,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在合作机制创新上,政府层面双方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协调推动生态城开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赋予生态城开发建设的重大支持政策。目前双方已召开八次由两国副总理主持召开的联合协调理事会和七次由两国部长主持召开的联合工作委员会,累计赋予生态城多项支持政策。

  企业层面,中方投资联合体和新方投资联合体合资成立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公司负责生态城的住宅和商业设施开发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中方投资联合体主要承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

  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之下,开发模式创新也顺势产生。

  据介绍,生态城作为一个国际级合作的创新性项目,在整个建设、运营过程中一直按照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PPP模式在生态城建设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生态城建设之初就按照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原则,投资公司由泰达控股等6家股东出资设立,股权结构多元化,无控股股东,市场化程度较高。天津市政府授权投资公司作为生态城土地整理储备的主体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主体,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与此同时,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授予投资公司区域内能源、通讯、水务、环卫、交通等经营性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管委会对涉及市政路桥、泵站、绿化、公共建筑等非经营性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投资公司建立市场化的契约关系,无隶属关系,产权清晰。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洁认为,这些基本原则的确立,不但明确了投资公司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而且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经营的城市资源,缓解了政府财政一次性投资的压力,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系列创新之下,绿色产业发展迅速。生态城另辟蹊径建设了国家动漫园,打造生态城的文化产业品牌。中新天津生态城商务局副局长曹晟说,区内已经聚集了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传媒、聚美优品等一批业内翘楚,中国首个漫画家村、国内最大影视动漫渲染基地均在此落户。企业不断落户,人气不断聚集,反过来又催生了大量生活需求。超市、商业街、游乐园数量不断增加。在产城融合下,生态城的发展已然进入良性循环。

  “未来城”——打造外有风度内有温度的市民生活

  在居民眼中,享受生态城智能、时尚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是一座“未来之城”:城市建设科学合理、智能电网进入千家万户、绿色建筑全覆盖、垃圾分类率先垂范……

  ——“生态道路”渐成规模。行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道路上,“无井盖”和“宽绿带”给人留下突出印象。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调研员王萌说,生态城道路的雨水收集井及其他市政管网设施全部设置在两侧绿化带内,从根本上避免了道路维修“拉链”现象和“坠井”事故的发生。目前区域内这样的“生态”道路已完成70余公里。

  ——智能电网开启智慧生活。下班路上操作手机提前打开空调,清晨醒来躺在床上遥控拉开窗帘,在位于生态城的红树湾小区,曾经只停留在概念中的智能家居已成现实。智能电网不仅实现了智能家电的实时、远程控制,还能通过手机随时掌握自家用电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电器使用进而“智慧用电”。

  ——清洁能源丰富稳定。在生态城的中央大道路旁,太阳能光伏板绵延数公里排开,这是生态城实现能源清洁化的尝试。如今,生态城内的公用建筑、酒店大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所有新建住宅100%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18兆瓦,实现并网发电1449万度,折合标煤4723吨。

  ——垃圾分类率先垂范。生态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魏炜介绍,生态城提出了人均日垃圾产生量0.8公斤,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小于6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

  ——居住模式科学优化。生态城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思路,正在建设“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的三级居住模式。据生态城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冯国栋介绍,生态城首先是由一个个生态细胞构成的,由400米乘400米的街廓组成一个生态细胞,里面有若干居民区,大约包含3千户居民;45个生态细胞构成一个生态社区,大约包含1万户居民,这比传统意义上的居委会要大;45个生态社区构成一个生态片区,大约包含3万户居民。

  ——社会服务完备高效。以三级居住模式为基础,生态城建立了与之对应的邻里之家-社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主中心四级分层式设施体系和服务模式。城市主中心和次中心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CBD;社区中心作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配置有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承担着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和公共交往中心的职能。菜市场、24小时便利店、餐饮等商业集聚于社区中心内,方便居民生活。

  “新样板”——为中国城市发展找寻新路径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我国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指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对中国来说,在绿色发展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因此,需要搞试点来进行探索,通过典型引路在全国进行推广。

  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城的设立和建设就是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找寻新答案。

  建设之初,在相关部委的指导推动下,两国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包括22个控制性指标和4个引导性指标。这些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水平。

  按照这样的指标体系进行建设,中新生态城在实现达成探索目的的道路上快速行进,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全新的“样板”。

  例如,在能源体系建设方面,国网天津电力科信部副主任于建成表示,生态城正在加快开展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便捷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模式示范,形成一个真正的能源互联网。经过在天津的示范,它最终将推广到全国,为我国打造高效、智慧、互联、稳定的能源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来源:经济参考报)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