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老板喻渭蛟的两三事

作者:谢鹏  来源:南方周末  日期:2017年6月20日

最近一周,中国快递业有两个大新闻。一是顺丰登陆A股,老板王卫带着被路人“掌掴”的快递员去“敲钟”。二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快递公司圆通,因为整顿北京的一个加盟网点,陷入了舆论漩涡。

顺丰和圆通,代表者中国快递业两大阵营:顺丰的自营模式和圆通的加盟模式。其中,自营模式资金投入大,需要时间积累。加盟模式则能迅速建立一张快递网络,缺点是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往往很弱。

很多快递公司都死在加盟制上。究其原因是,加盟制不仅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而且一旦加盟商做大,往往会取代总公司的地位,所以很多加盟制的快递公司,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削藩”和“打割据战”,想方设法把加盟点的经营权上收。

很多快递公司拿捏不住其中的力道,往往鱼死网破。圆通能跑出来,跟创始人喻渭蛟的处事方式有很大关系。在圈内,有人直接用“圆通”二字来形容喻渭蛟的性格特点。

喻渭蛟今年51岁,爱好乒乓球。他先在浙江做木匠,后去江西搞装潢,但生意都失败了。2000年,34岁的喻渭蛟前往上海创办了圆通。选择进入快递行业,跟喻渭蛟的妻子张小娟有很大关系。张小娟此前在申通快递的财务部门工作过。申通和圆通一样也是起家于浙江桐庐,目前是国内主流快递公司之一。

20161020日,圆通成为中国首个上市快递公司时,喻渭蛟对媒体感慨说:“当年创业只为还掉150万元债务,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桑塔纳换成丰田佳美,谁料现在都买得起飞机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喻渭蛟在快递行业的江湖地位并不高,圆通也只是蜗居上海的一个地方品牌。

2005年的时候,南方周末记者参加过一次快递业的研讨会,喻渭蛟是参会者之一。会后大家聚餐交流,很多快递老板都提前离席甚至没有出席晚宴,但喻渭蛟全程参与。在宴席上,他双手拿着名片,跟每个人交换联系方式,很客气地介绍自己和圆通。

尤其是在媒体记者集中的几桌,喻渭蛟挨个敬酒。每到一桌,他都先解释说,自己这几天胃不太舒服,不能喝太多,希望大家理解,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也就在2005年,淘宝开始崛起。这一年,圆通成为淘宝的推荐物流服务商,开始大量承揽电商快件,迅速壮大成全国快递品牌。

当时接下淘宝的订单是需要勇气的。媒体报道称,淘宝坚持圆通入局的条件是每单12元,当时EMS是每单24元。喻渭蛟接下来了,每单亏四五元。后来订单多了,才开始赚钱。有了这个合作基础,圆通在20155月拿到了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的战略投资。

喻渭蛟的家乡是浙江桐庐县凤联村,村里八成村民都从事快递业。2013年,喻渭蛟还当选为凤联村名誉村委主任。他热衷于捐赠家乡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设立老年基金和资助贫困学生。

有一次,政府号召企业家造福老家,在家乡留下一块丰碑。喻渭蛟选择投资7亿元建立一个温泉度假酒店,这家酒店同时也规划为“九三学社”全国科技学术基地。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秘书长刘建新跟喻渭蛟认识十多年,在刘建新看来,圆通能发展起来,主要是起步晚,避开了很多失败的坑,也得以借鉴前人的经验。

快递业江湖气很重,大家相互之间看不起,不愿意向同行学习,但喻渭蛟一直把姿态放得很低。“他很擅长借鉴别人经验,这让圆通少走了很多弯路。”刘建新说。

刘建新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几年前,邮政法改革之前,民营快递没有合法身份,经常遭到邮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大部分快递企业忍气吞声。喻渭蛟每次都积极跟监管部门接触,缴纳罚款,但同时又热衷于动员快递企业一起到北京各个部委去“告状”,甚至还带人去过国家信访局“喊冤”。

后来邮政法启动改革,征求民营快递的意见。刘建新参加了几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很多官员跟他打听喻渭蛟,说这个人敢于说话,也善于说话。

“喻渭蛟为人比较热情、活跃,人也年轻,喜欢广交朋友,在政界和商界多栽花,少带刺,这对他的事业发展帮助很大。”刘建新说。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