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作者:范德春  来源:  日期:2017年9月4日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指员工在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工作状态,激情、专注、勤奋和心理归属。“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员工的忠诚与敬业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战斗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推动企业文化形成,从而提高生产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树立更加完美的社会形象。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看员工的忠诚度。从一些世界知名的公司来看,员工的忠诚来自于四个方面:做事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赚钱的机会、晋升的机会。比如,微软就很注重员工的自我成长,让员工可以自主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他们给予员工足够的成长空间,微软的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管理人员很少流失,这也是微软发展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把关注点都放到了企业的短期盈利上,而忽略了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认同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应该存在这么几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因素:

一是企业缺乏诚信,对员工的承诺经常不兑现。一些企业,招聘时许诺的很好,而人才到位后不兑现承诺。有时甚至工资奖金都不能够按时发放,劳保和社会保障也不到位,不能够保证节假日休息,而且加班成常事,对加班费也没有清晰的政策。这些企业最基本的诚信问题都做不到。长此以往,无论企业怎么挽留,另谋他业就肯定是一些员工的必然选择。

二是文化建设缺失,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希望员工以厂为家,可是企业没有为员工营造出相应的环境和氛围。有些管理者不懂得即使企业效益欠佳,也要让员工在愉悦的气氛中工作,让员工看到希望企业才有希望这样简单的道理。

三是激励措施不够,无法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即使正常的工资奖金能够到手,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不能让能力强者、业绩多者、贡献大者得到相应的回报,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容易导致许多优秀员工不敬业或者流失。

四是不重视员工的成长,没有员工培训和培养计划。企业只让员工拼命工作,而忽略员工个人发展和提供后续的培养。一些有自我发展愿望的员工看不到提高的机会和希望,只能出去寻找新的机会。

五是有些自认为有三头六臂、自命不凡的“俊才型”人物,只关注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总是强调企业为我做了什么,而没有想到我为企业做了什么,也能影响企业其他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应对措施

    企业的领导者,至少应承担这三个层次的责任:一是组织全体员工实现经营目标,完成绩效任务;二是培育和维护企业文化,并体现在每名员工的行为中;三是建立能够使企业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育企业中坚骨干力量,打造高效的员工团队,培育企业未来所需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要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提升员工忠诚度和敬业精神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认同的文化是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关键。把企业文化变为员工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倡导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利用不同载体,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注重选树和推广典型,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员工能否热爱自己的企业,不在于是否有诱人的高薪,领导者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让所有员工都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同样可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强大磁石。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的过程中,引导员工开拓视野,提高境界,强化员工对企业和职业的忠诚;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员工对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实现员工态度与行为忠诚的统一;三是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肯定员工忠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四是注入情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员工由被动忠诚向主动忠诚转变。

    3.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择人、用人方面应充分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不要片面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因为内部选拔有助于对参与竞争者进行全面的了解,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节约人员招聘成本等好处。另一方面,要防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

 4.合理的薪酬体系。能促进员工忠诚敬业度的提升。钱是企业对员工付出的最直接反馈,工资的多少可以折射出公司对员工表现的满意程度,应该从岗位价值和个人能力出发,重视薪酬公平性。薪酬内部分配是否公平,甚至比薪酬水平高低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所以薪酬透明性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5.健全的激励机制。在员工入职后,根据员工的特点,协助员工制定适合的发展路径,让员工看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空间,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变得更加的敬业。因此,必须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个人潜力发挥最大化。

6.在涉及员工切实利益中的晋升、调动、降职、辞职、辞退、纪律处分等工作时,程序要公开透明、依规依纪,避免因不公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企业有意识培养和提升员工忠诚度的措施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循环的过程,随着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以及员工个体因素的变化,其培养体系也需要不断的修正。正如“木桶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员工忠诚度管理的整体成效是由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在各个阶段的员工忠诚度管理能力协调发展、同步提升,才能充分发挥这种管理模式的作用,进而有效地提升员工忠诚和敬业。

对企业的忠诚度,说到底也是个职业道德问题,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忠诚和敬业。个人的价值必须和企业的价值相一致、相统一才能共存、才能发展。所以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把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摆在第一位才是最重要的。

员工的忠诚和敬业对企业的成长与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和提升,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我认为,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应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公平竞争、平等对待、激励机制等为手段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之形成企业独特的人才管理机制,避免人才流失,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能源开源热电公司 )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