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项目手续办理工作涉及知识面广,面向部门多,面对的问题错综复杂,沟通工作量大,时间节点紧张,需要设计、成本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支撑,这就要求手续办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较强的承压能力。
办好手续工作,要一手抓“人”,找准手续办理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涉及到技术性审查比较多的环节,比如方案审批,直接负责项目的职能部门经办人员至关重要。还要一手抓“证”,房地产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五个证件,每个又都需要多个部门的批文来办理,是项目开发运营的关键。
办好手续工作,要做好三个角色定位,一个是当好“老中医”,要学会把脉,善于找准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另一个是当好“护士长”,维护好项目与政府的关系,把政策落实到项目手续办理上,药到病除;三是要当好“外科大夫”,提前研判,做好预案,科学解决问题,过程做到稳准狠,立马见效。
(一)熟悉政策,制定手续办理工作指引
手续办理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相关政策及要求,考虑到各地的办理流程及政策均有不同的差别,手续办理人员必须要熟知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掌握审查内容、办理流程、部门职责、所需材料以及办理时限,制定项目手续办理工作指引,框定手续办理的大方向,不出偏差。只有吃透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尤其是各部门内部的运作审批机制、签字审批人员等关键信息,手续办理工作才能开好头。比如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过程中,要求《中标通知书》中的建筑物名称及数量,必须和《审图合格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致。再比如规划部门内部的《签报》样式和内容也是各有不同。
(二)技术支撑,突破手续办理工作难题
很多人眼中,手续办理工作就是搞关系,多喝酒,勤跑腿,没有技术含量,绝不是!在实际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手续办理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专业技术的征询和审核,尤其是对规范的不同理解,会引起不断争议,这就需要手续人员和设计人员鼎立合作,相辅相成,通过技术手段、打政策擦边球等方式共同努力破解难题。手续工作和设计工作唇亡齿寒,相互依托,手续经办人员要熟读设计方案,对于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退界等等关键数据,要牢记在心。
(三)资料齐备,打好手续办理工作基石
手续办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取证,取证的关键在于资料,资料不全、不完整,各职能部门不会收件,手续办理工作就会功亏一篑。手续办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料堆积、环环相扣的过程。
一是合同。这个是整个项目最根本、最基础的资料,也是项目开发最基本的依据。土地出让合同中规定的要求,是相关职能部门审查的重点,几乎无突破的可能。不管是手续办理,还是规划设计,必须研究透土地出让合同,做到滚瓜烂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内容。每个职能部门要求提报的资料不一样,表格也不相同。填报的资料一定要完整,填写一定要细致,上报的资料一般不能出现空缺,这些资料是职能部门审批出证的依据,是要存档备查的,非常关键。尤其是资料中填报的各种数据,比如建筑面积、绿化面积等等,一定不能出差错,否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续手续的审批。比如在总体文件审查过程中,某部门批复的文件中将地库面积错写了,造成总体文件审查时不予认可,要求进行更正,大大影响了手续办理进度。
三是盖章。盖章也是门学问,大部分资料需要盖开发商的公章,但是也有一些资料,需要加盖总包、勘察、设计单位的公章,这方面要提前协调好。涉及到结构安全的评审,比如超限评审,需要盖设计师的个人注册章,总包单位项目经理的注册章等等,这个虽然不会影响大的方向,但是出现问题,耽误个两三天时间也很正常,势必会拖延后续手续办理的时间,对于手续争分夺秒的考核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一错过办理时间窗口,更是因小失大。
(四)明确计划,管控手续办理工作时间
手续办理工作的进展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发进度,必须和规划设计、现场进度等充分结合,强化手续办理的计划性,把握关键线路和重点环节,引入项目管理中网络图的理念,制定出各个节点的完成时间,明确手续办理的时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和考核,确保内容可知,过程可控。
一个是资金成本,涉及费用缴纳的,尽量争取晚交少交。比如办理《土地证》前需要缴纳的契税和印花税,多的需要好几千万,要根据《土地证》的办理时间节点合理安排缴纳时间,过早缴纳,会造成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损失,增加资金成本。比如有的地方配套费有缓缴政策,一定要积极争取。
二是时间成本,涉及到重点及关键环节的,一定要研究透每个环节的前置工作有哪些,哪些地方有搭接时间,哪些前置工作可以提前办理。比如以上海某项目为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需要取得《审图合格证》以及完成规土局内部系统线上审批,按照正常程序,规土局要求拿到《审图合格证》以后才进行内部的签报审批,经过协调,采取同步推进、压差进行、非常规操作的路子,施工图审查和内部签批同步推进,实现了当天取得《审图合格证》,第二天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成绩,压缩办理时间20多天。
三是空间成本,手续办理工作要提前做好预判,从项目一开始,就需要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预案,提前采取各种途径加以规避。问题出现以后,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予以解决,实现空间换时间。尤其是职能部门比较关心且模棱两可的问题,一般逃避不了,要重点提前谋划。
(五)融合资源,推进手续办理工作进展
手续办理必须处理好关系,这是共识,如何处理?应该有三点,一是要同等尊重,坚持“高层对话、中层协调、基层落实”的思路,就像通下水道一样,上面也捅,下面也捅,只有上下共同使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整合资源,在一个圈子呆久了,必然会有一些相处好的朋友,政府的也好,领导的朋友也好,朋友的领导也好,同行也好,这样的圈子有着共同的话题,干着大同小异的事情,若能整合好这些人脉关系,对干好开发报建工作会起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三是要学会做人,做事先做人,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每年要办理几十上百个项目,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接触,他们练就了一双火眼晶晶,与他们相处,千万不要试图故意隐瞒,最根本的就是做到诚信、诚恳、诚实。树立良好的为人处世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让别人从内心认可你,愿意主动帮你出主意,想办法,手续办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手续办理工作程序多,涉及的部门多,如果全面公关,面面俱到,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难度很大,时间也不允许,要明确两条公关路线,一条路是划重点,大力攻。根据项目的特点,划出重点的部门,一般包含规划土地、建设管理、住房保障、交警交通等部门,要重点盯靠,跟时间赛跑。另一条路是借外力,齐使劲。对于手续办理过程中需要提供专项评估的部门,如环保部门的环评、卫生部门的卫评、水务部门的防汛评估等等,要充分借助外部资源的力量,发挥中介单位长期和政府职能部门保持关系的优势,获取批复。对于消防、人防、电力等专项部门,手续办理难度大,最好委托中间单位或施工企业代理报建。
(六)挖掘信息,提高手续办理工作站位
报批工作涉及的部门之广、之大,要和十几个职能部门上上下下进行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要多了解和吸收信息,通过筛选、整合这些信息,发现这些信息的价值,制定有利于项目开发的各种策略,掌握决策先机,在更大范围内争取资源政策的优先倾斜,加速开发进展。有时候政府人员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对项目建设起到很大的启发促进作用。
手续办理一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了解的过程,不同项目遇到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现在随着国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很多手续办理的程序也在随之调整和改变,有时候上半年办理的程序和资料与下半年就不一样。手续工作真的需要扑下身子,放下尊严,一关一关去闯,一关一关去过,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近路可超,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才能达成节点考核目标,取得实实在在的好成绩。
作者单位: 山东黄金地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