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债经营概述
(一)负债经营的概念
负债经营是指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营、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筹资经营方式。这种借钱生钱的经营方式,现已在我国各类企业中被广泛使用。不少企业因而不断快速壮大,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因不堪重负,而濒临破产的边缘。
(二)负债经营的主要特点
第一是融资速度快。通过举借债务方式能够较容易地获得资金,限制性条款较少且程序较为便捷。第二是融资富有弹性。通过举借债务方式取得资金,自主性较强,资金使用较为灵活,富有弹性。第三是融资成本低。通过举债方法融资只需凭借商业信用的优越性,无需其他费用或者办理其他手续,融资成本较低,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第四是融资风险较高。负债融资到期偿还本息,若资金安排不当,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此外,利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支出。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
业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一)财务风险增加
有负债就有风险,这种由负债筹集资金来所带来的风险,我们称之为财务风险,它是通过债务成本与全部资本的比率变化来体现的。并随着企业负债负担的加重而增加,债务负担越重,企业生存所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债务而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举债额和偿还期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如果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难以偿付到期本金和利息,企业便陷入财务危机。其次,负债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盈利能完全补偿借入的资金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资金利润率,并使其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但市场变幻莫测,企业很难正确估算资金利润率,因此就面临着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差额的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如果盈利抵不上债务资金成本,企业就要面临亏损,增加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负债越多,财务压力越重,越有可能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即使企业盈利能力很强,也存在着过度举债、利息包袱沉重而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再者,债务偿还期限越短,企业偿债时间越紧迫,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极易出现偿债危机。
(二)后续继续筹资难度越来越大
负债经营使企业负债比率增大,企业的负担加重,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随之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企业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企业不论是筹集权益资本还是负债资本,都需要一定的自有资金做保障。作为债权人,其当然希望他的资金有尽可能多的权益资本作为保障,当负债超过一定限度时,债权人就会感到债权投资风险大,不安全,债权人就有可能做出提前收回贷款的决策,这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短缺,后续贷款困难,这不仅影响企业声誉,更重要的是影响企业的再融资功能。
三、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一)建立偿债基金
偿债基金是为了防范到期不能偿还的债务而预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一般是每年从发行公司盈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也可以每年按固定金额或已发行债券比例提取。
(二)正确运用财务杠杆原理,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
不论企业营业利润是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借入资金越多,则所有者权益利润率越高,即每股普通股收益率越高;反之,如果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借入资金越多,则所有者权益利润率越低,即普通股每股收益越低,所以在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时,应该注意分析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关系。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自身历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指标对比挖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现金流量动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总之,我们考虑负债经营,要综合考虑风险大小和企业的负债承受能力。适度负债经营是一种积极的经营方式,但负债比例究竟应该多高,没有统一适用模式。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局考虑,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经营结构。负债经营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企业所需要做的是既要利用玫瑰的芬芳,又要防止被其刺伤。
作者单位: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