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是山东省最大的出口单一国家市场,已连续多年成为山东最重要的贸易对象之一。2018年山东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其中同美国市场总额2343亿元,占全省进出口十分之一以上。中美贸易摩擦后,特别是今年以来山东对美贸易下滑,部分工业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受影响较大。本文对中美经贸摩擦对山东工业企业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今年以来山东省外贸进出口基本情况
(一)美国市场下滑成为山东稳外贸制约因素。今年上半年,山东进出口总额累计971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美国市场进出口总额92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5%;美国市场同比下降16.8%,拉低了全省进出口总额2.1个百分点。分洲别市场来看,除美国所在的北美洲市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外,其余5大洲均有所增长。北美洲进出口总额1101亿元,同比下降13.7%,占山东进出口总额的11.3%。此外,亚洲市场仍占据首要位置,进出口总额4139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山东进出口总额的42.6%;欧洲市场快速增长,完成175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1.1%。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山东工业企业影响显现
(一)企业出口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多次波折,省内企业对美出口价格优势弱化,进口成本也有所增加。由于加征关税,美国销售商普遍提出压价要求,多数对美出口企业利润大幅降低。如泰山玻纤公司表示25%的加征关税将导致对美业务严重亏损,被迫降低美国市场份额。赛轮集团加征关税后,对美出口税率达到74%(加征关税25%、“双反”税率45%、正常关税4%),除附加值较高的全钢轮胎外,其余产品将退出美国市场,通过降价等措施加大在欧洲、南美等地销售。
(二)企业出口订单明显减少。目前中美贸易谈判尚未明朗,食品、纺织品、化学制品类、轻工制品、机电产品和日用品等行业均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对签订进出口订单造成很大制约。从后续效应看,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省工业影响将不断扩大。部分未加征关税企业,受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美方客户也纷纷撤减订单或转移订单。如枣庄的海扬王朝公司产品虽然不在2500亿美元清单之内,但其客户已为后续3000亿美元加税政策提前准备。对于正在生产的美国订单,企业普遍安排提前生产和交货,尽量减少损失。烟台自2018年11月以来,对美出口连续7个月下滑,莱州市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受影响企业达100多家,其中10余家企业订单减少30-50%。
(三)少数企业面临停产的危险。伴随贸易摩擦加剧,省内企业寻找非美替代产品成本增加。尤其是大豆加工企业,今年进口美国大豆骤降,省内植物油重点企业滨州市渤海油脂和香驰粮油等部分企业今年4月份以来,已停止从美进口大豆,转为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进口,成本增加的同时这些国家无论在供应能力还是在产品质量都无法与美国大豆相比,预期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将面临原料制约导致的减产或停产。
(四)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产品受限制。美国作为世界高科技主要来源地之一,由于美方的各种限制,贸易摩擦引发的技术投资与并购将阻碍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特别是进口美国设备的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时间而且成本也会增加,对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会明显下降,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后,潍柴集团采购于美资供应商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产品,出现延迟发货、停供等进口限制。同时,潍柴集团出口美国的发动机及零部件产品已全部在加税清单中,造成进出口均加征关税,发动机业务年均增加上亿元成本支出。
(五)企业投资信心受打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的影响,企业产能扩张和技术改造积极性有所下降。如威海海马地毯已暂缓持续多年的智能化改造,预计近几年企业技改投入将以20%的降幅逐年减少。烟台开发区企业烟台万华在美投资建厂也受到影响,预计投资成本将增加4000余万美元。济宁如意集团原拟在美国阿肯色州投资5亿美元建设如意纺织工业园,因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投资风险明显加大等因素,该项目已陷于停滞状态。
(六)美资企业出现流出我省情况。特朗普政府挑起摩擦,用意之一就是迫使美国资金和制造业向本土回流之意。据济宁市兖州区反映,与美国合资合作的大企业有的解除合作、撤资,部分应增资的美方企业对增资采取观望措施。如山东太阳纸业的外商企业纷纷撤股,太阳纸业于2018年转为内资。中美合资的爱科大丰(兖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原计划于今年增资,经多方协调努力也未增加注册资本。邹城市济信公司原计划与美国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目前外方表示要暂停谈判,搁置观望。
(七)部分企业向海外转移产能。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前景仍不明朗,部分企业为应对美方关税和中方反制措施,已开始向海外转移部分产能。如即发集团为应对变化,企业将部分产能转向越南和柬埔寨,在越南新建的成衣和面料厂已经投产。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在美投资建厂,一定程度规避了关税风险。
三、建议措施
(一)建立有效工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平台建设,持续强化市、区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五位一体”系统性监测;加强监测调度,重点放在出口企业特别是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较大企业的运营、订单和进出口等情况,针对外贸回落较大地区、行业和亏损企业,深入分析症结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及时通过工信微信公众号和企业家微信群等新方式,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引导企业调整外贸策略,规避外贸风险。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和关税体系,建立国外贸易保护资料库。对相关出口行业可能遇到制裁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预判和预警。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走稳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积极落实山东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不断增强经济和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上游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产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以及在战略性产业上拥有话语权。鼓励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接,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逐步改变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材料和设备高度依赖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现状,摆脱国内企业“装配工厂、低端运行”的被动局面。要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个性化竞争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经营、销售和决策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国际化品牌。
(三)把握机遇,加大替代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外贸市场结构,增加衍生产品出口,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度。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儒商大会、香港山东周、欧美商务周、日本山东周、韩国山东周等活动,以增量提升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及时调整市场布局,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加大内销比重;积极推进区域性贸易协议,推动纺织品、钢材制品、化学制品、家具等出口竞争力较强的重点产品深耕韩国、东盟、欧盟、金砖国家等重点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
(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家不断创业信心。针对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中,部分企业遇到的困难,部分企业家有畏难情绪,政府部门要主动通报经济形势,邀请业内专家把脉,为企业讲政策、送服务、解难题,为企业走出国门制订投资指南。开展好企业家研修培训活动,引导企业家树立国际视野,开展国内外对标学习,坚持新发展理念,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落实,建议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工作流程,实现海关、外管、出口退税等多项业务的“单一窗式”申报办理,缩短申报退税到办结入账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通过境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资质认证以及参加国际性展会活动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的补助力度,增加企业对外出口信心。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根据WTO解决争端机制的特点,任何成员方要想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就必须有完善的组织。贸易活动中,不按规矩出牌,无序竞争等乱象,只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困扰。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服务企业出口行为中的作用,建立行业自律规范或盟约,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产品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和承担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作者单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