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主要依靠三个方面:自主融资实现资金的周转、国家政策的帮助、金融机构的扶持。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少抵押、高风险的特点,以往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随着国家转型发展,金融机构逐渐开始将投资方向往科技领域转移。但由于两类机构类别不同,且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多为金融类人才,对科学技术并不擅长,同样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也是知之甚少,所以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对接,那么相关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政府主导设立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类型
(一)政府组织设立的纯公益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为了推进科技金融工作进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陆续设立了公益性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广东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建立了以省级中心为网络中枢,地市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联合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等专业服务力量推动综合服务中心地市、高新区分中心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线下实体 线上网络”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目前已经建立了31个分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江苏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单位设立了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处(中心),下属各地市也设立了不同组织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建设是江苏科技金融服务的特色之一,2017年建成了7个路演分中心,2018年拟实现江苏13个设区市全覆盖。深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为基础加挂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牌子,服务中心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探索,建立了 “一个窗口、十大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成立科技金融联盟,并以联盟为依托成立了“科技金融联盟龙岗服务中心”、“科技金融联盟光明服务中心”拓宽了自身的服务范围。
(二)政府出资设立的公司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近年来重庆重视科技金融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由重庆科技金融集团、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共同组建的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创业团队及创新型企业提供投融资综合服务,通过多方联动,整合政府与社会、科技与金融、产业及政策等资源,构建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搭建线上线下投融资对接渠道,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目标是将重庆打造成西部创新中心。并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工作站)33个,其中市级中心1个、区域中心27个、高校(园区)工作站5个。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联合银行、创投机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金融及配套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联盟,目前联盟服务机构及合作单位累计已达2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数量累计达到416款。
(三)市场主体主动与政府对接设立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随着科技金融工作的推进,科技金融作为新生经济业态的价值也逐步体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近年来浙江省诞生了许多市场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例如浙江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各地科技部门,得到浙江省科技厅、各市县科技局的支持,吸纳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自创建以来,其业务模式得到许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该公司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商业模式创新,推出了“桥隧模式”、“路衢模式”及“云融资服务平台”等金融服务。利用这些模式创新,一方面拓展了自身业务范围和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也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了融资能力。中新力合公司利用结构化的产品设计,整合了政府引导资金( 财政扶持资金) 、银行、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实现多方共赢风险收益匹配。
二、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抓手
(一)成立科技金融联盟
为了整合各类科技金融服务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科技金融事业发展,各地开始组建科技金融联盟。2011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信托以及中关村担保公司联合牵头成立了首家“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联盟”。深圳市科技金融联盟于2012年成立,主要成员包括自银行、交易所、担保、保险、证券、创投、小贷和高科技企业等。2017年由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和科技金融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共同联合自愿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非注册和开放式的中国科技金融联盟,并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金融联盟工作交流会,探索破解中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具体做法。科技金融联盟的设置,集聚了各类资源,政府为各类机构搭建了沟通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解决科技金融工作难题。
(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的信息封闭,为了解决问题,多数省市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平台融合了企业融资需求信息、金融产品信息、中介机构信息等,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都是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例如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服务平台、广东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江苏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重庆“科易金服”等。政府主导具备顺利调动融合多方资源的优势,一般企业难以具备这个能力,但主体的运行还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主要起到信息整合、撮合、监管的角色。例如江苏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增值服务分享机制,将信贷审批意见、投资建议,以及尽职调查等相关业务信息作为平台增值服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2016年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线上平台——“科易金服”官网正式上线启动。“科易金服”采用“互联网 ”的模式,通过“线上 线下”联动,整合全市的金融资源、科技资源、服务资源,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信息与资源的高度共享。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金融机构主办的科技金融平台,例如浦发银行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已有合作,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经验丰富,该平台借助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对融资需求与投资人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可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融资对接。所以,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要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为目的,不断集聚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三)组织各类投融资对接活动
目前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与投资机构直接对话的机会,中介服务虽然搭建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但中介机构也鱼龙混杂,许多不合理的服务和收费降低了企业对其信任度,所以多数企业期望能够与投资机构直接对话。各省市把投融资对接会作为协助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省、重庆市在这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广州市举办了2017年科技金融对接会暨科技金融发展成果展示周,由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市金融工作局主办,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承办,旨在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宣传科技金融政策,促进金融与科技高效融合,力求打造科技金融“广州模式”;浙江发挥协会作用,浙江省科技厅联合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浙江省孵化器协会举办了多次科技金融对接活动;重庆通过举办科技金融嘉年华,科技金融高峰论坛等活动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拓展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四)直接参与基金管理和运营
国内大多数政府性质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是非营利性的,主要是聚合了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而重庆则采用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在重庆科技金融集团中设立“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将原“重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分别负责管理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将集团的资源配置重心向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转移。该中心作为全市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的管理与运行机构,已与全市部分区县、园区、高校、群团组织共同出资组建了创业种子投资基金32支,累计规模5.56亿元。
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各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依托不同的机构设立,多为政府体系下的官方机构,但国家科技金融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服务创新能力低下问题、行政化特色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和科技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缺乏有效抓手。为了整合市场资源,大多数机构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汇集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结构等多方资源,但相关数据结构仍然不够完善,例如对于企业评价方面的工商、税务、银行征信体系等方面的数据难以获取,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不受科技管理部门管理,在业务协调方面难度不小。
(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服务市场化导向不足。通过市场化,可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由于科技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和金融属性,无论未来科技怎么发展,本质上还是由于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所以一切对于科技金融的管理和服务要以市场化服务为基准。目前国内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上级政策文件的执行,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沟通渠道为主,缺乏与市场接轨的服务意识。
(三)官办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形式多样,但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在行政机构主导下的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承担着主要的科技金融服务功能,这些机构多在当地的科技管理部门指导下工作,但省市县各级别的机构设置方式各不相同,导致不成体系,从而人员也是兼职或临时借调性质,擅长科技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金融专业服务经验,在政策举措的制定执行方面不够专业,相关工作推进效果不明显。
(四)缺乏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奖惩机制。目前省内各级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但对这些机构的管理和考核存在缺失。如果利用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这些机构积极的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专业化服务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体系。政府兴办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应着重强化政策落实推进,与市场接轨,搭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息桥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功能,各地市建立专门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作为省中心的分中心,承上启下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发挥行业协会,金融服务机构等的作用,探讨以多种形式发展科技金融服务行业,搭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桥梁,为企业融资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组建稳定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队伍、提供专业化服务。一是注重由技术背景、金融背景组成的单位或专业团队从事科技金融服务工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富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二是引进我省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在积极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的管理人才,着力壮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和投资管理队伍。逐步建立一支知识渊博,具备国际视野的服务型人才队伍,以提供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
(三)搭建科技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完善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要增强与工商、税务、司法、环保、质监等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与其他征信机构合作,构建信用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适用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增加工作抓手。
(四)利用大数据分析,加强企业发展跟踪调查。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要对省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分析,引入科技计量学,对企业科技成果、发展状况进行计量分析,为金融机构投资提供参考。引进和培育评价机构,对科技成果,金融机构运作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增强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互信。
(五)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抓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作为一类新兴机构,从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项目融资发展,会涉及科技和金融的多个环节,赋予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更多的服务抓手会有力推进工作进展。一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作用,汇集科技金融服务链条的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成立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各自发挥行业优势,成立多行业专家组成的“议事联盟”对投融资问题集中商讨决策,以科技金融平台为依托开展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工作。二是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平台“一站式、智能化、可增值”服务。三是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公平公正的融资平台。 四是健全各类风险补偿机制,研究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研究制定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风投的风险补偿政策。五是协助管理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各类投资引导基金的做用,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做好优秀科技企业推介工作,鼓励投资机构和银行开展外部投贷联动。
(作者单位: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服务发展推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