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产品工序外包成本管控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施 钰  来源:  日期:2020年1月15日

“低成本、高收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和关键,并越来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经营战略之一。在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制造型企业用工的成本日益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制造费用,已成为人力资源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型生产企业,货车订单的不均衡性给公司用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适应这种生产形势,公司采用了以正式员工为主、劳务派遣和工序外包用工为辅的灵活用工方式,增强了用工的柔韧性。经过近几年工序外包的实践,公司逐渐探索出了管控工序外包成本的实践经验。

二、实施背景

目前,国内铁路货车客户年度需求多呈现短时间内集中释放的趋势,国际市场客户需求也呈现小批量、多品种、短期集中交付的特点,因此货车生产制造企业用工难以均衡,造成短期内生产操作人员缺口较大。

(一)生产任务不均衡,劳动力存在缺口

为解决用工难问题,公司采用工序外包的方式,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其主要优点:一是集中资源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保证了生产订单100%兑现;二是避免了超比例的使用劳务派遣人员,降低劳务派遣用工规模;三是利用外部市场资源,弥补公司生产人员缺口,为公司货车产品生产多样性提供了保障。

(二)管理权责不明显,管理流程不规范

长期以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多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中心,而忽略外包工序的过程管控,并且多数企业工序外包制度存在设计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尤其在工序外包的立项、定价及施工管控过程等方面,管理权责不够明晰,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三)外包供应商较为固定,缺乏良性竞争

外包供应商相对固定,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但整体来看不利于公司的成本管控。由于长期没有引入新的优质外包供应商,缺乏良性竞争,从而导致外包价格没有做到完全由市场决定,公司的议价能力受到制约,无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四)外包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市面上的外包作业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规则观念薄弱。虽然在上岗前对外包作业人员进行了经历资格审查、安全教育、上岗培训等,但在施工作业中,外包人员经常发生不按工艺技术规范或安全环保要求操作的违章作业行为和现象。

三、实施措施

针对工序外包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业务流程

节约成本、提高质量、提升效益是企业的重要管理目标,而规范的管理是企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必须首先强化公司内部基础管理工作。

为提升管理效率、压缩管理层级,公司成立货车制造中心,撤销原有的车间设置,采用职能部室直接管理到班组、工位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需要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此,公司货车制造中心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劳务外包施工管理办法》《劳务外包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从劳务外包立项、采购(询价)程序、施工过程监控、工作交接、价格结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晰了各部门业务管理权责,规范了各部门业务管理流程,提高了各部门工作效率,为公司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效益增长创造了条件。

(二)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任务目标

工序外包立项前,根据外包内容和范围的不同,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有针对性的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分析,重点论证项目的经济性、可行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点,并为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从而减少和避免实际工作中的失误。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安排、资源配置、行动步骤和任务指标等方面,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总体实施计划,把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精诚合作、向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的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

(三)策划招标方案,完善评标过程

通过前期制定计划,各部门充分了解了外包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明确了外包项目的特点和需求,为下一步选取科学的招标方式,制定符合本公司生产特点的招标文件打下了基础。在制定招标文件时:一是应当依据项目承包模式、生产交付进度、生产场地、现有生产能力以及前期市场调研的投标竞争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科学灵活的划分标段(包);二是依法设定投标资格条件,依据中车业务外包关于供应商的要求条件,结合项目自身具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设定投标人资质、类似业绩、信用状况、人员资质等资格条件,完全利用市场竞争,筛选、引进贴合实际生产的优质外包队伍,降低工序外包成本;三是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及招标的方式,选取相适应的合规评标办法,如评标办法选取综合评分法时,应根据自身生产条件,量身制定评分条款,合理设置各项评标条款的分值占比,选取出满足自身需求的优质供应商。

公司在2019年水性漆喷涂的工序外包中,通过科学设置评标办法,细化评分条款内容,优化调整各评分条款的分值占比,使各投标人的履约保证能力得以真实的反应出来。例如:如类似业绩的评分条款,由原来的每项类似业绩得相同分值,细化为从产品类型、承包规模、难易程度等多个角度考量,对不同的类似业绩予以差异化的分值。在工序外包评标过程中,通过精心策划、细致实施,既避免了在评委“自由裁量权”过大,又合理规避了“最低价者中标”的现象,选出了性价比较高的合格供应商,为降低工序外包成本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加强过程管控,持续优化改善

随着快节奏的生产开始,短时间内大批量外包人员涌入生产区域,加之外包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对外包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 严把关口,强化准入标准

工序外包合同中应明确要求供应商在外包作业开始前,提供本次外包作业所有人员相关信息。同时,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外包作业人员资质情况,严把关口,确保外包作业人员符合岗位资质要求。

2.创新思维,优化培训机制

针对不同业务的外包作业人员,应根据其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安全、技能等岗前培训。在保证必要的教育时长前提下,采用理论结合实操、图片伴随动画等形式教育培训,提高岗前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3. 动态管理,加强全过程管控

以实际行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让监管重心下移,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由公司统一领导,各生产单位分级负责,建立奖罚机制,明确各生产单位权责。各生产单位负责协调工艺、质量、生产管理等人员,对施工过程全面、动态的监管,并制定施工前、中、后不同阶段的监管计划,视外包工序关键程度不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不同程度的监管,确保生产持续稳定以及合同订单的保质保量兑现。

四、结束语

1. 通过制定、优化管理制度,梳理、改善管理流程,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运作效率,打破了部门壁垒,增强了横向沟通,使管理层能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项目的整体运作,最大限度的杜绝人为因素,保证了策略的有效执行,对工序外包项目公平公正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2.通过前期多次招标,公司货车板块已基本搭建了工序外包招标工作模型,在选取科学合理的招标方式、拟定规范严谨的评标细则、设置切合实际的评标分值权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引入了优质外包供应商,逐步形成由市场定价的价格体制,使外包价格更趋合理,对公司降本增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