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尹格庄金矿隶属于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招远市以南18公里处的齐山镇,于1987年12月动工兴建,1991年10月建成投产。目前年产黄金8万两,年销售收入约5.8亿元,员工760人。被国家安监总局评为“矿井、尾矿库、选矿厂”安全一级标准化矿山,并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个体系认证。
目前“两体系”在我矿已运行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全管理思路更加清晰,实现了风险全流程、全时段的有效管控,减少了安全隐患的产生。实行岗位(班组)、车间、专业、矿部的四级隐患排查机制,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四落实”的原则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动态监控、有效治理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使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消除,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两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也得到了基层员工的认可。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全员全程参与,夯实组织保障。
为保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我矿成立了由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并专门设置了“两个体系”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制度建设、推进落实、运行考核等工作。对具体工作进行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积极动员职工全过程参与,确保“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全覆盖、无遗漏。
二是强化培训,明确目标,扎实工作
为推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步入正轨,针对各专业部门管理岗及基层单位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先后举办了三期“两个体系”建设培训班,对相关文件、实施方案、风险辨识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使每位工作组成员熟练掌握工作实施步骤和辨识方法。参与人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从而激发心底的积极性,工作热情较为高涨,均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计划。
三是寻求主管部门指导和帮助,借脑借力
“两体系”建设是一项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没有成型的经验可引用,又采取的是从企业来又到企业去的建设模式,既要高标准,又要贴合矿山实际情况。仅凭我矿的能力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在建设过程中省、市、县各级安监领导多次莅临现场指导,对“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使“两体系”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
四是借鉴已有成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两体系”是解决安全管理“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与目前推行的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相通和相近之处。在“两体系”建设过程中借鉴了其中的风险辨识方法和“PDCA”的管理模式。根据黄金矿山各生产系统的特点,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共辨识出93个风险点,613个危险源。风险分级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最终确定一级风险点4个(包括凿岩、提升、通风和尾矿库),二级风险点11个,三级风险点47个,四级风险点31个。一级危险源4个,包括凿岩冒顶片帮、提升钢丝绳断绳坠罐、井下中毒窒息、尾矿库溃坝,二级危险源18个,三级危险源122个,四级危险源469个。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确保“两个体系”有效落实
我矿通过在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工业广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各基层单位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活动日”等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使每位职工都能够熟悉本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及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风险预知、预控。同时加大日常监督考核力度,确保“两个体系”运行工作落地生根,不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六是分级管理,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
根据“两体系”建设的要求,针对所有的风险点和危险源我矿建立了岗位(班组)、车间、专业、公司四级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四落实”的原则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动态监控、有效治理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使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排除。
七是将“两体系”有机地融合于各种活动,强化实效
为尽快将“两体系”应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我矿在开展和落实各项安全活动时,将“两体系”的运行纳入其中。例如目前开展的《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活动,将学体系、用体系、识风险、查隐患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使活动取得实效。
八是持续改进,与安全管理系统平台相融合
自2016年下半年“两个体系”在我矿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结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专家的指导建议,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为进一步落实风险分级管理,便于现场操作,我矿利用招金矿业开发自主研发的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增加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实现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排查、隐患上报、治理闭合管理等功能,取得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招金矿业大尹格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