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液化石油气(LPG)期货、期权正式登陆大连商品交易所,这是我国境内上市的首个气体能源衍生品种,同时又开创境内期货、期权工具同步上市的先河。
当日,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LPG期货和期权上市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衍生品市场如何服务疫情防控及复产复工的经济需求。
上市新品助行业企业战“疫”到底
期货作为现货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体,是实体企业防疫情、保复产和控风险的重要工具。在国内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期货行业除了捐款捐物,更是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解决一些实体企业产品库存高、原材料紧张、价格波动等问题。
李正强认为,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好转,社会经济生活加快恢复,大商所推出LPG期货及期权,是我国资本市场“抗疫情、保稳定、促发展”、坚定支持实体经济、提振市场信心的具体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以FEI(阿格斯远东价格指数)为代表的国际LPG价格,今年3月份以来下跌了50%,LPG产业链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打造“中国价格”影响力 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LPG消费国和进口国。我国近10年LPG消费量年均增速8%,2019年表观消费量4706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4%。产量方面,2019年我国LPG产量2779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沙特位居世界第三。进出口方面,2019年我国LPG进口2068万吨,进口依存度44%。
“尽管我国LPG市场规模很大,但价格波动十分剧烈,缺少与贸易规模相匹配的国际价格影响力。2015-2019年,国内LPG年价格波动幅度达50%-90%。”李正强说。
“上市LPG期货和期权能够为产业提供价格指引,也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和连续的价格参考,帮助产业企业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李正强认为,这有利于完善液化石油气国际市场定价机制,形成更加公开透明、可以反映中国市场供需状况的价格。
“此次同步上市的LPG期权将助力企业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满足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也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相关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李正强表示。
期权、期货同步上市折射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进程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新上市的期货品种大多会同时或一段时间后推出期权交易。而我国期权工具起步较晚,2017年3月才上市了首个场内商品期权——豆粕期权。三年来,我国期权市场不断积累、发展壮大,目前已上市11个商品期权品种。
“这些已上市期权品种的成功上市和平稳运行为更多期权品种的推出奠定了充分的制度基础和市场基础,也为参考国际惯例、同步上市期货和期权工具提供了可行性。”李正强说。
据介绍,在LPG期货品种研发过程中,大商所就同步考虑了期权合约设计。“期货和期权一同获批和同步上市,意味着我国期权市场正不断成熟,已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后续更多品种期货、期权同步上市提供了经验、打开了大门。”李正强表示,这提高了新品种上市效率,有助于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充分发挥衍生品市场功能,支持我国能源行业防范风险、转型升级。
“可以说,期货和期权同步上市是我国期货市场回应市场呼声、笃行服务之举的具体行动,必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李正强说。
据李正强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力争实现集装箱运力、生猪、气煤、废钢、干辣椒等期货品种上市;同时将加快上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期权产品、加强场外市场建设顶层设计,积极整合场外业务,推出标准仓单交易业务。
此外,大商所还将加快推动豆粕、豆油、棕榈油期货和铁矿石期权等国际化,在更多品种上实现既有期货又有期权和互换、既有场内又有场外、既有境内又有境外客户的“一全两通”发展格局,为国际贸易提供公开透明、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基准,努力在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