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任何“高大上”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作支撑。对于现代的企业管理而言,基础管理不仅是全面管理体系的基石和根基,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础管理看似简单繁琐,实则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存续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企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根本所在,也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升的动力和关键所在。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基础管理是否扎实,基础管理的品质和能力关乎企业能否以规范、高效的方式可持续发展,更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能否实现。因此,不仅要重视基础管理,更要夯实基础管理,通过有效的基础管理途径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提升。
“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可以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管理提档升级。
活动开展背景
目前矿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隐患,缺乏前瞻性基础管理理念和更加高效完善的基础管理体系,特别是与国际一流矿业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基础管理意识淡薄
基础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是一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工作。说小,是每个人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或在管理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说大,如果基础管理推行不严谨、不扎实,那对企业的整体运行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管理涉及的多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常见、最烦琐、最枯燥的工作,比如,日常事务、制度清理、档案管理、原始数据收集和统计、归纳总结等,技术含量不高,不容易出成绩。因此,在大多数人眼里,基础工作属于“鸡肋”,思想上并不重视,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二)基础工作标准不统一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以业务为导向、相对粗放的基础管理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各项基础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造成管理环节衔接不畅、信息交流堵塞、风险防控存在死角等影响企业高效运转的问题。
(三)部门岗位职责不清晰
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业务范围扩展调整频繁,原有的部门及岗位职责开始出现模糊地带,存在职责重复和冲突等问题。
(四)管理制度缺乏时效性
各个相关职能部室对各自管理范围的工作业务,对于现有多少在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存在不能够清楚掌握,且新旧制度混淆,有效性无法把握,运作模式变了,但管理制度未作相应修订,使得制度缺乏针对性等现象,管理制度不能够有效指导工作开展。
(五)业务流程缺乏操作性
原有操作规程不全面,部分业务过程没有规程规范;操作规程关注安全居多,对质量工艺、环境等要求关注不够。各部室工作开展存在缺乏业务流程或流程操作性差等问题,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较大;经常导致部门业务衔接不畅,工作延误现象时有发生。
基础管理工作过程中累积的漏洞和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容易造成企业运营管控风险,另一方面会逐渐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率,因此,企业应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基础管理达标”活动。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逐步理顺和完善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导向和目标导向,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通过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管理流程、健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和常态化,全面增强战略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平稳协调快速发展。
活动内容
矿业企业的“基础管理达标”活动主要围绕计量(检验、检测)管理、定额(定岗定员)管理、统计(原始资料)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定置管理、标准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矿山及冶炼类企业以地质、测量、采矿、选(冶)、机电(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及计划(指标体系)等专业的基础管理为重点。总部部室围绕职责设定、制度流程建设、党建管理、资料流传管理、档案管理、文明办公管理、定置管理等通用管理范畴和各自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基础管理部分进行。
活动实施
“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并制定管理达标标准;第二阶段全面启动、自我诊断、对标整改、专项提升;第三阶段持续改进、总结评比、固化活动成果。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及管理达标标准制定阶段
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启动大会,制定印发“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推进进度和相关要求,对活动进行全面布置。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专家编制基础管理达标标准,达标标准的制定为各单位活动开展、管理提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和措施。
第二阶段:自我诊断、对标整改、专项提升阶段
各单位紧紧围绕 “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实施方案和达标标准,结合本单位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和计划,全面诊断,深入剖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定期检查考评,找准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并在自身组织培训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与同行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主动弥补差距、补齐短板,共同提升。
活动期间,领导小组及活动办公室对各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召集召开推进会议,并以多种形式对各单位“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并推广在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邀请专业机构就基础管理提升工作进行系统培训;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召开 “基础管理达标”现场观摩会,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各单位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第三阶段:验收评比、固化活动成果阶段
活动针对不同批次制定了验收考评细则,按照管理层级和管理范畴分别成立验收专家小组,并邀请外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党建纪检、企业文化等领域的专家,采取内外部专家结合的方式,以达标标准为依据,分批次对各企业、各部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验收,并公布排名。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组织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表扬及奖励,并对好的经验与做法在集团推广;对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企业开展“回头看”,及时对标整改,达到活动开展无死角、无短板,全面固化成果。
五、活动应达到的效果
(一)对基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高
活动的开展应全面提高员工对基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基础至上”理念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成为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成为企业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自愿行为,为企业夯实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群众基础。
(二)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标准
通过开展活动,各单位以统一制定的基础管理达标标准为依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自我诊断、对标整改、专项提升,形成了覆盖各个管理层级、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标准体系,顺畅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标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三)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通过活动,修订并完善岗位职责说明书、业务工作手册,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详细规定,形成职责设定更加完整,岗位设置更加合理,涵盖业务更加全面,组织架构系统更加健全的职责管理体系,为各岗位、各业务开展的责任落实和工作标准起到良好指导作用,也基本消除部门职责规定方面的模糊和真空地带,杜绝可能存在的推诿扯皮现象。
(四)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活动应对公司现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清理和完善,为公司各项业务提供完善的运作基础。全面提高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针对性,将对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整理完善之后的管理制度按照业务领域和公司与部门层级分类分层整理,有利于管理执行和归类;使较好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做法能及时纳入制度化的文件,为管理水平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五)工作流程更加清晰
通过活动开展,全面清理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补充完善部分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凡岗位必有规定、凡设备必有规程、凡安全必有规范”的要求,使得设备与岗位操作有章可循,在公司原有的规程、规范单纯强调质量、工艺及环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
同时,进一步规范主要业务管理流程,明确基础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规定各业务流程相应的工作接口和工作标准,加强各管理层级、各部室之间的衔接管理,形成更加简洁明了、顺畅高效的业务流程体系,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形成闭环管理,改变原来工作缺乏流程和标准,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较大的弊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而且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基础资料更加完善
通过本次活动,将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整改。从原始资料整理、签字手续完备、规范格式、资料装订、归档等细节,严格按照标准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同时引入“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控制、智能查找、监控报警,同时,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原则,广泛普及电子文件归档,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七)现场管理更加规范
各生产企业通过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仓储管理,实现“四清”“四无”“四一致”,做到生产场所标识鲜明,物品摆放科学合理,人员调配规范高效,实现人、机、物的最佳结合。以“定置立规可视显,优化标准稳基础”为原则,形成“箱式归集、有序摆放,分类定置、集中管理”的新状态。通过各企业、各部室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序的现场管理、高效的设备运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生产任务等都要靠扎实的基础管理作保障。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管理,基础管理既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推手,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对传统的矿山企业管理进行了科学的细化和改革创新,有效改变了矿山企业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但基础管理是一项企业全生命周期性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应以“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取得的成果为契机,持续夯实基础管理,为深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发展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积极主动对标国际一流企业,不断对自身管理提出新标准、新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为打造国际一流企业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推动整体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