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顶岗实习教学探究

作者:王 英  来源:济南市技师学院  日期:2021年1月4日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蓬勃发展,“工学结合”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就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工学结合”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将教育融入进企业的生产,将实际的生产情况尽可能展现给职业院校的学子们,让他们及早地融入到技术生产人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之中。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培养理念,“工学结合”的使命和理念在于将学生与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职业教育系统和社会产业系统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者。在这其中“订单合作”式的校企合作关系最能实现校企之间教育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也最能将“理论联系实践”的职业教育本质落到实处。而“工学交替”的各环节中,笔者最关注的就是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它是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环节。通过真实性的岗位实践过程,真正将学生锤炼成企业、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员。“订单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成绩不仅影响“订单班”学生能否最终成功入职合作企业,也直接引导着校企双方合作的后期走向,而且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在企业内部的顶岗实习可以从真实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的一线经验,提升自己对应岗位所需求的综合素质,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性复合人才。

一、顶岗实习的意义及目标

对企业来说,顶岗实习需要实打实的效益提升,通过跟校方的合作,以“订单合作”模式,在教学阶段给予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最大帮助,让学生尽早在学业阶段尽可能掌握日后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自始至终将合作企业的工作规范贯穿学生教育之中,可以为合作企业省去后顾之忧,真正实现入职就上岗,上岗即能形成生产力。

顶岗实习不但解决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不易找场所、不易寻岗位的尴尬,也丰富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设置,更为教师接触最新的制造工艺、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提供了绝佳平台。此外,出色的顶岗实习效果更能为“订单合作”夯实基础,既给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又提升了就业率。

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亲手运用于实践的平台,顶岗实习期间所学的知识不同于一般单一专业知识,它是将企业管理制度、实践操作内容、职业工作素养结合起来综合学习阶段,不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时减少恐慌和不适感提供了一个软承载阶段。

二、顶岗实习的制度设计和方案

以济南市技师学院与青岛地铁“订单班”和济南地铁“订单班”的顶岗实习为例。

(一)时间安排:订单班学生学业的最后一个学期。

(二)人员安排:“订单班”学生按专业和实习时间需求分批次进入地铁各条线路不同部门进行跟岗实习。

(三)培训模式:集中安全培训——车间理论培训——实践与理论授课交替阶段——考核验收阶段。

学生开始顶岗实习必须从下车间或者下一线前的安全培训和职工核心素养培训开始。在结束前期安全和核心素养的集中讲座式培训后,进入车间培训阶段,车间根据每人岗位具体职责进行岗位技能的理论知识培训。在结束车间第一阶段集中理论学习后,学生会进入实践工作岗位,以一对一、师带徒的形式将岗位技能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去。最后,学生参加一个完全面向其岗位职责要求从理论到实操的验收考试,这个验收考试成绩的好坏也是评价其顶岗实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管理方式:学校教师入驻企业进行实习带队的管理工作,而企业方面也需要安排教师和学生对应跟岗师父。

三、顶岗实习的注意事项及反思

(一)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劳动安全和保障问题

学生进驻企业之前必须上齐劳动安全和人身意外的保险,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实习始终。当顶岗实习学生承担了生产任务时,他们的劳动安全保障和获取报酬的权利应该得到最大的保护。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积极性

对于顶岗实习,除了“订单模式”下有校企合作基础的企业,多数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并没有意识到通过参与校企合作其实是可以实现人才储备、推动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是有利于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尽快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很多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表明,优秀的合作教学、合理的“工学结合”制度不但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提升,也给企业打出了一张社会责任的名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三)校企双方需管理权责统一

顶岗实习涉及学生众多,学校在安排顶岗实习跟队老师时往往教师数量捉襟见肘。实习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和培训管理人员,按员工模式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这就要求我们校方的带队老师及时与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对接,避免管理真空。

(四)加强校企双方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双方基于合作模式下应该有长期的人才交流模式,学校教师需要有相关实践操作资格证,而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也需要完善相应的培训资质,否则顶岗实习培训既无法保证质量,无法保证长期有效的展开,也无法做到让学生自己家长信服。一只高效率、有资质、业务水平过硬的培训教师队伍是能成功开展顶岗实习的先决条件之一。

四、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国家职责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落地推行,在产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在经营中形成对职业人才培养价值的认同,与职业院校一起共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住人力资本方向,不仅能收获到经济利益,更能实现长期的品牌价值的推广和提升。而打开大门深化合作,用“订单模式”网罗英才,通过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属性定会是未来产教结合潮流。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