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主要分为弃风限电、弃光限电、拉闸限电和限电不拉闸这四种类型,是指临时采取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限掉的负荷亦将造成用电量减少。
9月下旬以来,多地限电的话题备受关注。10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一行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能源保供专题调研,视频连线南方电网、国网东北分部,慰问一线职工,安排部署工作。郝鹏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赢供电保障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南方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分别汇报了供电保障工作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袁野,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参加调研。
近期全国为什么停电怎么回事 2021全国缺电限电背后原因
来源:济南日报
近日,东三省用电高峰拉闸限电、全国多地拉闸限电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近期全国各地电力行业发生了什么?为何电突然不够用了?全国多地拉闸限电,发生了什么?
原因其实没那么复杂
9月中旬以来,江苏、广东、云南、广西、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错峰用电。在东北地区,受限电影响的范围甚至超出了工商业用电,波及到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日常用电。
煤价过高、风电骤减 系东北地区限电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当前火电仍占据我国电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下游供电价格上调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电力紧缺。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东北地区出现电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天气导致风电骤减、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够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致粤、浙等地用电需求加大
自今年8月下旬以来,南方等多地出台了力度不等的停、限电措施,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企业。居民用户未受到影响。
分析认为,南方本轮电力供应不足,除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之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广东、长三角等地订单增长、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社会经济发展平稳快速态势带动电力电量均高速增长,尤其目前正是“金九银十”订单高峰期,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二是高温“加持”电量负荷双增长。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表示,广东近期气温最高达34℃-38℃,气温每升高1℃电力负荷便将提高200万-300万千瓦。预计9月广东最高统调负荷需求超过1.41亿千瓦,同比增长11%。
对于个别居民小区出现停电现象,广东电网称是由于设备检修等原因提前预设的计划停电,与有序用电无关。计划停电不是限电,供电部门通过转供电、不停电作业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高耗能产业“西迁” 引起西部地区电力紧张
部分高耗能产业“西迁”导致电力需求增长过快是西部部分省份电力紧张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如青海1-7月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长18.0%,而同期发电量只增长了3.9%,造成了当地巨大的供需缺口。云南、广西的情况也是类似,不仅造成当地电力紧张,也对西电东送产生影响。
相比风电,水电受季节性影响更加明显。水电多分布于云贵川,由于这些地区近年引进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降低了水电电力的对外供应,不仅导致自身电力需求加大,也直接加剧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用电紧张态势。
“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所谓的政府临时加码
有人把停电原因归结于“能耗双控”。所谓“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的是节约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辽宁省出现给居民拉闸断电,肯定不是“能耗双控”导致的。一是居民用电量占比小,仅占总用电量的15%;二是负面影响太大。“能耗双控”只会控工业,控高耗能,不可能动居民,压得再紧也不可能。
广东方面也表示,广东省坚持依法依规推进能耗双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
业内认为,“能耗双控”是常态化措施,国家早有部署。此次限电的地区有一些并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上半年“双控”目标预警地区范围内,由此可见,结构性电力短缺是主要原因,“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所谓的临时加码。
多方表态全力保供电力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27日回应称,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9月26日,辽宁、吉林两省份均召开会议,对电力保障工作进行安排,并提出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煤源已全部分解到各重点产煤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合同全覆盖,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国资委主任郝鹏:坚决打赢保电攻坚战
来源:国家电网
据国家电网官网消息,10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一行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能源保供专题调研,视频连线南方电网、国网东北分部,慰问一线职工,安排部署工作。郝鹏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赢供电保障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南方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分别汇报了供电保障工作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袁野,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参加调研。
郝鹏一行先后来到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家电网应急指挥中心,详细了解了电网运行和安全生产等情况。郝鹏指出,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郝鹏强调,当前电力供需形势仍然严峻,电网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职责使命,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温暖的生产生活环境。一要讲政治、顾大局,坚决打赢保电攻坚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保电工作放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把握、谋划、推动。要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能力,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二要讲使命、扛责任,为打赢保电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电网连接供需两侧,直接服务用户,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协同配合,全力做好供电保障工作。三要讲科学、上水平,可持续、高质量、有效果打赢保电攻坚战。要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各类资源,科学精准调度,强化运行管理。四要讲安全、保民生,确保保电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要把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保障好民生、公共服务用电。要密切监测跟踪供需变化,加强预报预警。要积极主动沟通汇报,做好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辛保安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各项要求,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一是坚决扛起电力保供政治责任。把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做好保供工作。制定完善保电工作责任清单,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强化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持续筑牢“三道防线”。密切跟踪电煤、燃气供应和来水来风情况,做好负荷预测,优化电网控制策略。三是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优势。坚持全网“一盘棋”,加大精准错峰、余缺互济力度,保障电力平衡。及时掌握各类电源发电能力,保障各类电源“能并尽并、能用尽用”。四是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积极配合政府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公共服务用电需求。强化应急值班,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五是精心做好国庆保电和今冬明春供电保障。严谨细致做好保电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佳节,扎实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厅局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王抒祥,总部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国家发改委:确保限电不限居民,限气不限居民
来源:成都商报
10月13日,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应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加强运行协调调度,确保电力、煤炭稳定可靠供应。
第一,保障发电供热用煤。继续组织煤炭企业与煤电企业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实现发电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在煤源落实、铁路运力等方面全力加强协调,推动煤炭、电力企业双方签订的中长期合同能够严格执行。指导地方和企业提前制定冬季电力用煤保供方案,做好入冬前的煤炭储备。
第二,保障发电机组有效出力。压实地方的属地责任和电力企业的保供主体责任,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全力保障火电机组高比例开机、高负荷出力。督促发电企业做好电煤保障,加强机组运行维护,提升安全生产能力。指导电网企业优化电力运行方式,促进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多发满发。
第三,强化大电网余缺互济。充分发挥我国大电网的大范围资源配置优势,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运行统筹协调,在局部地区电力供应偏紧的时候,依靠大电网有效给予支持。健全完善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用足用好刚刚出台的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提升市场主体跨省区电力支援积极性。
第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精准管控“两高”项目用能需求,着力严控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督促地方全面排查“两高”项目情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在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中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的20%限制。
第五,坚决保住民生用能。据统计,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的比例不到50%。赵辰昕指出,民生用电和用气全额保障没有问题。将指导地方和企业坚持民生优先,必要时“压非保民”,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确保限电不限居民,限气也不限居民。
关于居民电价是否上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回应,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仍然是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还是执行目前价格水平不变。
限电限产搅动高耗能产业 绿色电力迎发展良机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刘俊伶
9月以来限电限产政策冲击股市,上市公司停产消息频出。此次限电政策或与“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未完全实现有关。据国家发改委《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仅有不到40%的地区完成了能耗降低进度,显著低于“十一五”以来的平均90%,包括广东、云南、江苏等在内的9个省(区)的能耗强度不降反升。
煤价高企也是大范围限电的重要原因。据生意社数据,动力煤价格从3月开始持续上涨,9月涨幅高达51.66%。目前的电价制度下,电价基本稳定或涨幅远小于煤价,致使“煤-电”矛盾集中在9月爆发。
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密集停产
证券时报肥荼Σ煌耆臣疲?/span>9月以来共有34家上市公司发布39次关于限电停产的公告,涉及12个行业,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约占全部停产公司的三成,共11家,有色金属行业有5家。
从公告停产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数量最多,共12家,其中化工行业就有6家,山东省、浙江省紧随其后,分别有5家。受限电影响的上市公司股价不同程度的下跌,上周跌幅超过10%的有9家。
化工行业受限电影响最广。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都是化工大省,四川、湖北、云南等地也坐拥钛白粉、黄磷等众多化工产业链,涉及化工企业1万余家。限电限产带动化工产品价格全线上涨,生意社数据显示,烧碱、制冷剂、电石近7日分别上涨12%、11%、7%。同时,下游企业面临着涨价和缺货的双重压力。
中金公司对化工行业梳理发现,35种化工品在9个省(区)产能占比超过50%,包括农药部分品种、氯化钾、涤纶、锦纶、黄磷、工业硅、三氯化磷、电石等品种。
数据宝粗略梳理,主营产品涉及受限电政策影响的草甘膦、钛白粉、磷化工、氟化工、烧碱等化工品的上市公司共有76家,节前一周股价平均跌幅为8.67%,安纳达、华邦健康、万盛股份等8家公司跌幅在15%以上。
绿色电力迎发展机遇
绿色电力行业有望受益于限电限产。考虑到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迎来高比例、大规模发展,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实施,能耗双控方案明确提出在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对超额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地区按规定抵扣相关能耗量,形成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消纳。
绿色电力交易为高耗能企业提供新方案。据新华社报道,9月7日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首日交易共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交易量较为活跃。
在可再生能源能耗总量“豁免”政策及高耗能产业阶梯电价制度下,使用可再生能源将获得能耗总量及价格的双重政策鼓励,绿色电力有望量价齐升。申万宏源测算,在停电限产的压力下,按照零净利润假设,电解铝企业最高可接受的电价高达1.24元/千瓦时。假设绿色电力交易基础交易电价为0.4元/千瓦时,极限溢价可达0.84元/千瓦时。
数据宝统计,A股布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共有73家。9月以来,新能源发电概念股走势出现分化,19股上涨20%以上,8股下跌20%以上。涨幅居前的包括金雷股份、节能风电、中闽能源、太阳能、江苏新能,累计涨幅均超过60%,跌幅居前的包括明冠新材、兆新股份、金辰股份,跌幅均超过25%。
能耗“双控”限电停产 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能大降或迎来涨价潮
来源:北京商报
今年上半年“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出炉后,各地更加快了步伐推进能耗“双控”举措,近期,浙江、江苏、云南等多地能耗“双控”趋严,纺织、钢铁等行业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9月23日,一些上市公司就拉闸限电、停工停产等影响回复投资者提问。碳中和进程在新旧产业的拉扯中表现出阵痛,在专家看来,政策要充分考虑到对市场的影响,企业也需要推动自身转型发展。
高耗能企业限电停产
近日有报道称,浙江大量纺织印染、化纤等高耗能企业被紧急要求停产至月底。对于这一消息,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浙江省一毛纺企业工作人员石先生,他告诉记者:“这两天的确收到了相关通知,高能耗企业要求停产,说是就要不给电了,货出不来让我们提前该通知客户就通知客户。目前是要求到9月底前停工,10月之后是什么安排还不清楚。”
据报道,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在9月21日对辖区内高耗能企业发布了停产通知,持续时间从当晚起到9月30日,以印染、化纤企业为主,160余家受影响企业中,马鞍街道占八成左右。
绍兴市柯桥区是中国纺织印染重镇,柯桥区政府官网显示,柯桥中国轻纺城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针对“双控”工作的具体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办事处,对方表示需联系柯桥区委宣传部,不过记者拨打后者电话并无人接听。
此前,绍兴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道,网传“双控”情况基本属实,“能源双控政策是大势所趋,全国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各地政策强度不同”。
除了浙江的纺织业,各地高能耗领域也在面临同样的严格管控。9月22日-23日,多家上市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对是否受到“双控”影响进行了回应。先是晨化股份、红宝丽等公告称,旗下有子公司因能耗“双控”停产。
此后,聚杰微纤也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吴江市聚杰微纤染整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政府相关部门通知,江苏省将对辖区内纺织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采取控制措施。受此政策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聚杰微纤染整于2021年9月23日-30日期间临时停产。
产业转型的阵痛
对于高能耗企业大量限电停产的现象,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些企业限电,有的是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电力需求比较高,有的与‘双控’指标有关,因为到年底了,会有这个考虑”。
“从宏观大环境来说,国家的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正在对能耗企业进行一定的规范,推动市场转型。可以说‘双控’政策从严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各地推出的一些限电限产政策,是各地政府根据情况来进行市场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政策导向的行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去年9月22日,我国正式向联合国大会宣布,努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在2030年之前达到排放峰值。目前,距离立下这一目标刚好一周年。
国家发改委8月曾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为红色的一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8个省(区)被列为红色的一级预警。
对此,国家发改委要求,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9省(区),对所辖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暂停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进一步要求完善能耗双控指标管理。
在一系列政策要求下,各地措施也在加码。例如云南省近日也下发了《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此,天原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云南区域内的电石基地阶段性停产,如果政策持续执行,将导致公司电石产量减少约2.5万吨/月。
江瀚表示,相关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也是企业要推动自身发展或转型必要的过程。对于政府来说,在限制两高或制定环保目标时,如何确保正常生产有序进行,不让市场受到过度影响,是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地目前也都在探索过程中。
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能大降
在近期各地“双控”措施趋严的影响下,塑料、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能也大大降低,有分析认为,原材料领域将进一步掀起涨价潮。
在印染行业,浙江和江苏是全国主要印染企业聚集区,苏州吴江地区印染企业从9月19日-10月1日停产,也将对全国印染产能造成影响。
在正式停产前的9月15日,浙江省桐乡市毛衫染整商会就发布了《关于调整绞纱染色加工费的函》,要求印染加工费统一上调500元/吨;9月17日,江苏省常熟市印染商会发布《染费调整通知函》,要求会员企业从10月1日起统一上调印染费不低于1000元/吨。
在钢材领域,我的钢铁网调研指出,近期浙江多数钢厂都收到了减产通知并计划逐步落实减产,建筑钢材、板卷、优钢等各产品产量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钢材。9月18日,国内建筑钢材价格普遍上涨,板材市场窄幅震荡;随着各地限产持续升温,建材市场看涨情绪依然浓厚,部分区域涨幅达到90-150元/吨。9月18日当天,国内7家钢厂上调建筑钢材出厂价30-150元/吨。
“‘双控’要求导致一定程度的原材料市场涨价,其实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让涨价对市场的影响不那么明显,真正实现生产供应之间的均衡。”江瀚说。
林伯强也指出,“双控”对上游的一些企业会造成影响,使它们产出减少,这个趋势政府应该会考虑,如果把产量控制太紧,需求不变的话,那么价格会上行。今年也比较特殊,由于去年疫情影响,今年能源电力需求反弹比较高,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应对“双控”目标,企业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政府应该考虑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保电重在保煤 “资源 长协 运输”三箭齐发
来源:北京商报
迎峰度冬在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冬季供煤供电?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铁路运力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推进电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中将保障铁路运力作为重要内容,优先装运发电供热用煤,优先保障电煤中长期合同兑现。当天,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也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表示将采取“中长期合同直保全覆盖”等措施,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居民用能安全。
保电重在保煤 “资源 长协 运输”三箭齐发民生用能全额保障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恢复,用电负荷也在不断攀高。根据中电联数据,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其中,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区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主要还是因为电力供需失衡。“今年电力需求增长特别快,前8个月电力需求增长近14%,应该是历年来最快的,这可能与GDP增长比较快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方面增加生产,对电力需求进一步加大。”
受经济稳定增长、取暖用电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冬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逐步攀升,有可能超过今年夏季和去年冬季峰值。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增加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强运行协调调度,确保电力可靠供应。今年冬季全国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加约2亿千瓦,有效顶峰负荷将再提高6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能力可以超过12亿千瓦以上,全国最大发电能力能够保障最高用电负荷需求,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冬季电力保供。
今冬会不会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国家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民生用能占我们整个供应的比重不高,居民用电占全部用电不到20%,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不到50%,有能力、有条件给予全额保障。
“必须坚持‘压非保民’,严格保障民生和重要用户用电。必须坚持‘用户知情、合同约定’,确保企业对可中断负荷规模、执行条件等充分了解,组织供电企业、用户、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必须坚持‘限电不拉闸’,科学安排有序用电,严格落实有序用电,严禁拉闸限电。”该负责人说。
多地限电的背后:煤炭价格为什么创新高?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下旬以来,多地限电的话题备受关注。在限电的背后,是煤炭价格的高企。为什么煤炭价格上涨这么猛?
每发一度电都在亏钱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停电、限电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一方面,受全国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不少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则是用电需求猛增。
9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大增145.3%,煤炭燃料加工业利润同比暴涨2471.2%;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电力热力供应企业利润下却跌15.3%。
也就是说,1-8月全社会用电量两位数增长,供电供热企业利润却在减少,而且最主要的支出就是燃煤成本。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中新网表示,从煤炭价格来看,当前我国煤价正处于历史高位。
“需求方面,今年1月-8月份电力增长特别快,对煤炭需求大幅度上涨。供给方面,出于环保等因素,开采有所下降,再加上全球范围内,油气等大宗商品都在上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煤炭价格的走高。”
林伯强同时强调,动力煤中国基本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但在供需紧平衡的时候,进口有一点波动,对价格也会有影响,但中国进口煤所占比例已经很小。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近日发布的第35期《CECI指数分析周报》显示,截至9月23日,5500大卡、5000大卡离岸综合价为1210.44元/吨和894.08元/吨,分别比8月份月度综合价上涨157.44元/吨和65.08元/吨。
进口煤方面,本期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283元/吨,较上期大幅上涨73元/吨,环比增加6.0%。CECI指数分析周报称,全球煤炭资源紧张,叠加海运费持续攀升,进口煤价格持续高位且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对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企业来说,极大增加了成本。以上市公司京能电力为例,今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8%,达9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约136%,亏损3亿元。
对于这种状况,有业内人士直言:“煤炭价格这么高,导致火电厂发一度电要亏钱,发的电越多越亏,自然就不愿意发电。”广东一家发电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现在火电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七八分,如果机组全开,电厂一天亏损上百万元。
煤炭涨了,电价会涨吗?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7日印发《关于完善我省燃煤发电交易价格机制的通知》,《湖南电力市场燃煤火电交易价格浮动机制试行方案》将自2021年10月起实施。
该方案提出,在确定电力市场交易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引入燃煤火电企业购煤价格作为参数,按一定周期联动调整交易价格上限,建立与煤炭价格联动的燃煤火电市场交易价格上限浮动机制,合理体现发电、用电成本,降低市场风险。
林伯强指出,“完全按照煤炭价格走势,提高电价是不可行的,因为电价对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太大。但是可以电价调一点,煤价压一压,找出利润空间,电厂就可以多发电。但归根结底,要增加煤炭供给,否则电厂还是买不到。”
林伯强同时表示,在供给方面,中国主要的煤矿企业是国企,因此释放产能是比较容易的,鼓励增加产能,这是第一点;需求方面,可以对高耗能产业提出一定限制,比如电解铝电解铜产业减产限产,减少需求压力。
9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也发布通知称,目前,国内电煤供应持续偏紧,电厂存煤明显偏低,预计迎峰度冬期间电煤供应前景不容乐观。各煤炭企业应迅速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电煤保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电煤供应保障能力。
同时,各企业要深挖电煤增产潜力,全力增加电煤供应量,对非重点、非长协、高耗能等用户企业适时适度调整销售策略。
煤炭还会继续短缺吗?
按往年规律,10月中旬是东北地区供暖的日子。在煤炭供应量紧张、部分地区限电的情况下,今冬的供暖和煤电供应怎么办?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时指出,今年以来,受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和国际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煤炭消费超预期增长,供需偏紧。会同有关方面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产增供;二是进一步核增和投产优质产能;三是适度增加煤炭进口;四是着力提升存煤水平;五是重点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六是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总的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今冬明春采暖季用煤需求是有保障的,煤炭供应水平能够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9月25日,东北地区相关企业在北京集中签署了煤炭中长期合同,涉及东北区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此次签约后,东北地区发电采暖用煤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相当于用一份中长期合同为东北地区采暖季的民生用煤“打了包票”。
经历了拉闸限电,所有人都在关心:煤炭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今后还会继续走高吗?
中金公司认为,今年煤炭供需紧张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往后看,比较核心的关注点是产能是否可以尽快释放。
发改委等部委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煤炭产能投放,也初步见到了效果,8月份的产量环比上升了2100万吨,对缓解目前的紧张供应局面有帮助。目前冬储煤行情已经启动,而新增产能释放可能还需要时间,冬季用煤大概率还是偏紧。
中金公司指出:“最近发改委要求电厂冬季煤炭的库存量保持在5-12天之间,也是为了防止某些电厂过度囤煤导致不必要的紧张局面。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和需求逐步回到正常的水平,我们认为目前极端供需错配的局面是可以扭转的。”
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待供需齐发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煤电价格倒挂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尽快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是有效化解煤电博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重中之重。要严格落实并发挥好煤电“基准价 上下浮动”机制的作用,维护好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运营秩序和发展环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就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提出了四方面具体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作出部署,强调要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
煤电价格倒挂问题由来已久,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从近年来实践看,煤电博弈的背后还存在诸多有待破解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集中暴露也正是引发本轮部分地区“拉闸限电”“有序用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电价格改革,首先要从煤说起。煤炭从用途看可分为动力煤、化工用煤和炼焦煤三大类。其中,化工煤、炼焦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实现了市场化定价,而动力煤中绝大部分是用于发电或供热的电煤,其价格仍实行国家定价。在市场煤价格持续大涨的情况下,煤企难免不愿意把煤卖给电厂,而电厂也基本买不起市场煤,这直接导致了电煤储量的不断减少,且新能源发电尚不能及时补上,使得电力供应缺口持续扩大。
在此背景下,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尽快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推动煤炭和电力行业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有效化解煤电博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重中之重。
早在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传统的煤电企业“一机一价”定价办法,改为煤电“标杆价”并辅助以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但近年来,电煤价格变化与电力需求走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标杆价”由于缺乏弹性执行机制,很难对此作出及时适度的反应,改革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
“基准价 上下浮动”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自2020年起正式取代了标杆电价机制。应该说,“基准价 上下浮动”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对于加快我国发电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加以调整,以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发电侧,要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化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确保价格形成机制更具灵活性、针对性。改革后,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分别由现行的不超过10%、15%,调整为上下浮动范围原则上均不超过20%,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这些举措充分考虑了供需双方的市场诉求,有利于促进发电行业平稳运行,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在用电侧,要在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电价稳定的基础上,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进一步增加电力市场交易主体数量、扩大交易规模,以更充分地反映出电力供求关系变化,加快确立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当前,我国竞争性电力市场仍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并发挥好煤电“基准价 上下浮动”机制的作用,不仅要杜绝对合理范围内正常浮动的市场价格进行不当干预,更不能对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进入市场设置不合理门槛,切实维护好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运营秩序和发展环境。
山东多家上市公司收到限电通知,企业多种方式应对
来源:财联社
9月24日以来,由于电力供应紧张、能耗双控压力等多种原因,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启了“拉闸限电”模式,山东也不例外。
记者采访获悉,山东省内主要企业均收到了限电通知,不过不同地区政策有所差别。淄博限电是根据企业原来用电总量,减少5%-10%的用电指标,分时段限电;烟台则仅仅让企业做好限电的准备,未给出具体指标。而潍坊、东营、青岛等地,则是在工业领域实施有序用电。
对此,相关上市公司通过与政府协调减少限电指标,优化产能、错峰上下班等多种方式,将影响控制到最小。
山东限电,对生产经营影响有限
作为前三季度能耗双控指标实现双绿的省份,山东省也开始限电了。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山东能源局就开始对各地区、各单位有序用电做了原则性分配。
山东省发改委8月印发的《各地区2021年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中,在能耗强度降低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山东均为三级预警。
进入9月份,山东的能耗双控指标虽然是双绿色,但供电已经出现缺口,山东企业与南方企业一样,接到限电通知,部分企业开始经历一场“拉闸限电”。
有消息人士透露,青岛西海岸新区、平度、东营、潍坊等地区,近期因受电煤供需矛盾影响,山东电网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为维护正常供用电秩序,将持续开展工业有序用电,但限电规模和时间都相对较小。
从上市公司方面的回应来看,山东此番限电,对生产经营影响较小。截至目前,山东地区只有金岭矿业(000655.SZ)发布公告明确表示,限电政策预计对公司后续铁精粉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部分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接到了限电通知,但对生产经营影响有限。
在全国布局生产基地的山东上市公司,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玲珑轮胎(601966.SH)表示,目前公司的国内个别工厂产能利用率受限电等政策影响略有下滑,但公司总体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在80%左右,整体产能利用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金正大(002470.SZ)等公司则表示,公司及三家子公司分别接到当地限电通知,预计后续产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泰和新材(002254.SZ)则表示,公司宁夏生产基地未受当地限电政策影响,公司产线仍然满负荷生产。
企业多种方式应对限电
在双控的非常时刻,企业与政府加强沟通非常重要。
潍坊一家上市董秘表示,当地政府对公司比较支持,经协调后,限电对公司基本没影响,此外,“公司用电量不算大。”淄博一家上市公司董秘也表示,通过协调,政府适当降低了公司的限电指标。
用电总量减小后,部分公司通过自备电厂或装置补充用电,或者“精打细算”,优化产能,将影响控制在最小。
自备电厂方面,包括齐翔腾达(002408.SZ)、玉马遮阳(300993.SZ)孚日股份(002083.SZ)、隆基机械(002363.SZ)在内的多家公司表示,“公司有自备电厂及发电装置,可以保证电量供应。”尤其是隆基机械,公司拥有自筹资金建设的变电站,可以根据用电需求进行调整,保证电量供应。“公司变电站功率为11万千伏,调节能力比较强。”
其实,自备电厂是山东多家上市公司的一大特色,如:南山铝业(600219.SH)、中国宏桥(01378.HK)等,他们凭借从自发电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优势,毛利水平优于同行业,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由于拥有自备电厂或发电装置,不仅生产经营未受到限电影响,玉马遮阳还进一步表示,目前公司仍然处于产销两旺的状态,存量订单的交付时间预计在2-3个月左右。孚日股份也表示公司自备电厂,能够确保订单顺利完成,目前订单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玉马遮阳近日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自建的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用电成本和用电紧张局面。
更多的公司则是通过“精打细算”来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齐翔腾达董秘张军表示,一方面公司有自发电系统,加上优化调整产能符合,降低低效产能,保证生产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从目前来看,限电政策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小。”
金正大也表示,公司及子公司通过安排设备检修、设备维护、合理组织生产等方式,优化生产组织、积极应对,尽可能降低限电造成的不利影响。
中农联合(003042.SZ)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限电对公司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公司在节约用电的基础上,统筹生产经营,暂时对客户交付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汉缆股份(002498.SZ)另辟蹊径,公司各生产基地不同程度的响应了限电限产号召的同时,通过错峰生产等方式进行了产能补充,未来将根据外部要求和产能形势灵活安排生产。
还有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减少用电量。赛轮轮胎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东营等地工厂近日收到限电通知,但对公司生产经营没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暂时不会影响交货。公司将通过加大对新材料的应用及提高技术水平等手段不断减少轮胎生产及使用环节的碳排放。
不过,有上市公司董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限电刚刚开始,后续持续多久,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目前还不好判断。“目前山东的限电政策比较柔和,不像其他省份那样停工,如果后续缺电严重,对企业的影响会增大。”
部分企业迎来市场契机
几家欢喜几家愁,电力紧张给发电机、节能材料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契机。
潍柴重机(000880.SZ)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力紧张有助于公司发电机的销售,但双控政策推出时间尚短,目前未明显反应在订单上。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发电机组业务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接近16%。
而潍柴动力(000338)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电力紧张有利于发电设备用发动机的销售,公司发电用发动机产品序列全,可满足应急电源、租赁、数据中心、养殖、持续电站等不同使用场景需求,公司将把握市场机遇,加大相关产品销售。
同样以发电机组的研发和生产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华丰股份(605100.SH),也向投资者表示,公司智能化发电机组及发电用柴油发动机是公司重要业务之一,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根据客户订单有序组织生产。
而随着多省能耗双控政策的相继落地,作为节能减碳材料之一的陶瓷纤维也迎来新机遇。国内陶纤龙头鲁阳节能(002088.SZ)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下游对节能材料刚需的增加,陶瓷纤维当下供需关系较为紧张,公司陶瓷纤维棉毯生产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把时间和进度抢回来”——国庆假期走访疫情限电下的哈尔滨工业企业
来源:新华社 记者刘伟、王春雨、强勇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工业限电等因素影响,哈尔滨不少企业生产遇到一定困难。
国庆期间,记者走访当地部分工业企业,在机器的轰鸣声和员工们的忙碌工作中,感受到共和国老工业基地工业“脉搏”的强力跳动。
加足马力 分秒必争
在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灯没有全开,光线有些暗。但一排排智能机床正在照常运转,不时有员工进出,巡检设备。
“虽然车间不够亮,但现在我们生产一点也没耽误。”公司总经理杨怀忠说,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限电困扰很快缓解了。公司干部职工加足马力,分秒必争促生产,同时也少开灯,增强节能意识。
与广联航空公司一样,国庆期间,哈尔滨一批企业坚持正常生产经营,抢抓时间,全力冲刺今年最后一季。记者在多家企业看到,员工坚守一线,车间生产红红火火,呈现一片紧张繁忙场面。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近70年历史的国有控股企业,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记者来到公司中厚板厂,员工们正将一块块数米长的铝合金板材整齐摆放,等待进一步加工。这里生产的国产大飞机机翼板材打破了国外封锁,使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
上半年,这家公司高端合金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7.4%。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厚板厂厂长孙强说,他们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厂24小时不停工,员工多班轮换。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两大类产品。记者扫码、测温后进入公司生产车间,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员工们娴熟配合着机器人组装零部件,空气中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我们每天都会严格做好防疫登记和消杀工作,让员工安心生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笠宝说。
重任在肩 不容耽搁
“面对疫情和限电带来的影响,我们会尽快把时间和进度抢回来!”这是记者在多家企业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这些天我们都加班加点,一直连续生产。”杨怀忠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航空生产项目,虽然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工期不容耽搁。
9月20日,我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其中,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天舟三号”提供了多个品种的铝合金材料,这些材料被应用在飞船的支架、轨道舱壳体等关键部位。
“这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已在航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系列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独家生产了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学书说,疫情突如其来,必须保障重点工程,聚焦国产大飞机机翼板材等主打产品,全力以赴抢回工期。
在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由于及时研判市场、抢早进行布局,公司过去一年销售发动机38.51万台,同比增长56.05%,是哈尔滨市汽车产业中产值增幅最大的重点企业。
这家公司总经理助理滕红说,公司把研发方向定位为商用车轻卡、微卡市场,研发符合新标准的1.5L发动机、1.6L发动机等。2019年国6a排放标准在部分城市提前实施,公司积极抢占市场,多个型号发动机成为行业龙头产品。
服务企业不“打烊”
国庆期间的哈尔滨,忙碌的不只是企业,当地党委政府的服务也不“打烊”。
连日来,哈尔滨市陆续启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迅速采取一系列果断的精准防疫措施。疾控部门在一些驻区大型企业,设置厂区采集点,确保企业职工就近、快速进行核酸检测。
哈尔滨市平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周国伟说,政府对中小企业也逐户通知,并组织来自党政机关的企业疫情防控驻厂员,到企业指导防疫,帮助查找防疫薄弱环节,提供“保姆式”服务。
当下正是生产旺季,突然出现的停电让一些企业烦恼不已。“停了一天电,然后就恢复了,这多亏了政府协调。”陈笠宝说。平房区积极协调保障工业企业有序用电,动员企业合理调整生产计划,通过错峰生产或自主发电等方式,逐步复产。
“我们正同步研究鼓励企业科学排产、有序用电,支持工业企业维持生产的办法举措。”哈尔滨市平房区工业信息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定志说。
政府服务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9月30日,哈尔滨华兴玻璃有限公司1号炉成功点火,其总公司是一家广东企业。哈尔滨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公司总经理于涛说,哈尔滨投资环境不断向好,坚定了他们“北上”的信心。自2019年项目筹建以来,当地政府急企业之所急,解决了水、电等基础生产条件,还为员工子女入学提供帮助。
“虽然遭遇了疫情、限电等突发情况,但由于政府的帮助和企业的努力,我们测算,今年企业利润还将保持大幅增长。”王学书说。
(来源:根据新华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国家电网、中国新闻网、北京商报、济南日报、中新经纬、财联社、成都商报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