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我不喜欢被比作乔布斯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年3月18日

人们称他为中国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乍一看这是个恰如其分的赞誉他领导的智能手机厂商上周已成为全世界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

每年,身穿牛仔裤、运动鞋和黑色圆领T恤的。雷军都会站在一群欢呼雀跃的观众面前,发布小米(Xiaomi)最新的产品。这家公司是他5年前创立的。从他举着新产品、介绍产品性能的大幅照片来看,他显然挺像“中国版乔布斯”。有一次,就在台下的粉丝们以为发布会已经结束的时候,巨大的黑色投影屏幕中央出现了一句以纤细的白字打出的“One more thing”(还有一个)。乔布斯生前曾使用同样的标题,为参加发布会的观众奉上一份最后的惊喜。

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首批设立计算机科学院系的高校之一。自成年以后,雷军每天都生活在“技术”中,呼吸着“技术”的空气。他职业生涯的早期在金山(Kingsoft)度过,这是一家中国软件公司,生产类似微软(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办公软件。

他在金山是出了名的劳模员工,进入公司5年后被任命为CEO。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但在2007年,金山在4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在香港交易所(HKSE)上市。

雷军很快辞职,称自己感到“身心疲惫”。离开金山后那些年,他涉足投资,比如投资了浏览器开发商UC优视(UCWeb,去年被阿里巴巴(Alibaba)收购)。但将他推上中国科技舞台主角位置的还是小米。

在考虑进军手机行业时,雷军首先咨询的投资者之一是刘芹(Richard Liu)

刘芹是总部位于上海的风投公司晨兴创投(Morningside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他当时给雷军的回答是:“在别人眼中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你还有必要让自己再次站上搏击台吗?”

雷军当时说,有必要,然后集结了一队人马。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是最早被拉入伙的人之一。无数个加班加点的夜晚,伴着一壶壶冒着热气的菊花茶,雷军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为这份新事业苦心制定方案。

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几十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这一家将是与众不同的:它将几乎不花一分钱广告费,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避免让零售商分一杯羹,它将依赖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口碑。

2010年,这家新创立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开始站稳脚跟。那款操作系统略为夸大地宣称可以替换其他厂商的手机自带的操作系统。在启动昂贵的手机设计工作之前,这是争取粉丝支持的一种精明方式。

当小米的产品次年终于上市时,它迅速吸引了中国的消费者。小米外观时尚、高配低价,超越了那些更老牌的竞争对手,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手机每台售价比最新的苹果(Apple)或三星(Samsung)手机低几百美元,然而在北京或上海街头,小米手机成为目光追逐的对象。

在中国,人们往往认为国外产品比本土产品更尖端、质量更好,小米或许是第一个被认为真正有抱负的本土科技品牌。

“雷军从根子上想明白了。”曾与小米合作的驻上海咨询师菲利普利西奥(Phillip Lisio)说,“中国消费者需要一个他们能够信赖的品牌,雷军是头一批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之一。”

看上去,现年45岁的雷军或许费尽心机想要让人们将他与乔布斯作比较。后者曾缔造美国顶级计算机品牌苹果,生前是美国加州一名醉心技术的梦想家。但事实上,雷军会被这种说法激怒。去年,他对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表示,他厌倦了老被拿来跟乔布斯相比。

有些坚持要将两人相比的人,实际上是对雷军明褒暗贬,暗示小米的成功不是梦想家的杰作,而只不过是一名认真的模仿者的仿制品。去年,有人问乔布斯生前最亲密的伙伴乔尼艾夫(Jony Ive),小米和其他亚洲对手看上去在模仿苹果的产品,对此他是否感到“荣幸”?这位苹果设计主管回答说:“我认为这是盗窃,是偷懒。”(小米激烈否认它的小米手机(Mi phone)、小米平板(Mi pad)等产品抄袭了其他公司的产品,比如苹果的iPhoneiPad。)

上周,一些全世界最顶尖的投资者明白无误地以行动对雷军表达了赞赏,为他的公司提供了11亿美元的融资。这笔交易对小米的估值为450亿美元,超过了全世界其他所有初创科技公司,并进一步增加了雷军的个人财富(其个人财富根据福布斯(Forbes)去年的数字原本为91亿美元)。

这笔资金对小米是场及时雨,这家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抱负,它的志向并不止步于中国(小米手机已在印度开售)、也不止步于智能手机。小米去年5月推出了一款平板电脑,它还推出了其他一系列新产品,从电视、到空气净化器、再到云计算。

但看上去,小米的创始人从批评中得到的激励和从赞赏中得到的一样多。人们以往常常说金山的成功不算什么,因为竞争对手都比它年轻得多,雷军对此安之若素。他喜欢说一句话:“台风来的时候连猪都可以飞。”无论是不是猪,小米的确赶上了一场旋风。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Ma Fangjing补充报道,翻译:阑天。)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