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船高” 的社保缴费基数

作者:梁孝臣  来源:企业界  日期:2015年8月12日

    随着各地平均工资的出炉,北京等多地调整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由于平均工资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不少网友感叹,工资没涨但社保缴费提高,实际到手工资变少,收入“被下降”。专家认为,中位数可能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全体就业人员收入实际情况,但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据6月18日中新网)

    6月18日,中新网的一篇关于《多地社保缴费基数随平均工资上调 低收入者称收入“被下降”》引发了舆论的密切关注。既有对平均工资这一用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参考值的质疑,也有对“新常态”下,如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保险应有作用的分析。

    2015年各地平均工资的出炉以后,一如既往的“新常态”,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随之进行调整。按照现行的规定,各地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主要是基于上一年当地的平均工资,而对于工资达不到平均工资60%的职工来说,要按照高于本人工资的基数进行缴费。这意味着,在平均工资和缴费基数连年上涨,但个人工资没有上调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实际到手的工资肯定是变少了,无怪乎不少网友因此感叹自己的工资在“被平均”以后,收入“被下降”。

    【舆情传播分析】

    平均工资“水涨”,社保缴费基数 “船高”,这一涨一高的新闻背后,各种怨声载道、吐槽自嘲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通过高校智库联盟大数据智慧云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自6月17日至6月19日,有关“社保缴费基数”的各类信息共计2026条(包含转载及相似信息),在被统计相关信息中,电视报道2条,报刊62条,网络1312条,微博457条,论坛、微信193条。

    为什么社保缴费年年上涨,中国经营网6月18日一篇名为《曝光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涨之谜》文章分析说,“社保缴费基数连年上涨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社保制度建立较晚,部分人没有缴费或缴费积累不足,但仍可享受社保待遇,使得我国社保基金 给付增长大于缴费增长。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主要是协议存款、购买国债等稳妥的渠道,其他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收支矛盾持续扩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专家认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前提是要扩大社保基金收入来源,保持基金收支平衡,其关键是钱从哪里来。”

    文章一语中的,降低社保费率,钱从哪里来?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其实在早先的媒体报道中,不少专家也发表了通过采取加大财政补贴,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提高劳动者缴费积极性等手段,以改变目前面临的资金难题。

    再将观点回归到每一个个人,社保缴费基数又涨了,可能说明部分职工工资上涨了,这是好事。但这涨幅到底符不符合经济形势,是不是对有些人和企业来说,负担就更重了,各方都有明确观点?诚然,社保缴费的多少是与参保者退休后的待遇相关的,但放眼当下,与将来未知的养老待遇相比,人们似乎对口袋里实际收入的增减,感觉更为强烈。

    【新浪微博网友观点】

@kitty怪小妞:不合理,通胀太厉害,今天的钱以后用贬值呀,低层人員工资本来就不高,要缴就让那些高管,月收入上万的交吧。不够万元的不应与高收入对等交纳社保,应给低收入者免。

@幽山茶韵:无底线……

@酒保好兄弟:股市尚且有涨有跌,收入不降就阿弥陀佛,社保缴费基数恰似芝麻开花节节高都没个弯腰低头的时候……

@孙金平--海内存知己:社保上调基数引来百姓一片骂声和质疑声!

@猫女珺:提高社保缴费基数,为何不同步,提高工资基数呢,倘若,都能有效的提高,老百姓们就不用贫富不均了,例如,青岛小企业,最低薪水2000左右,投完社保,到手,还有多少,如何还能养家,还能存款?!!!!!

@珠宝大叔的幸福生活: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是被平均了。请问,很多人都还在为温保奔波甚至是失业了连吃饭都出问题时,哪里还缴得起每年都上涨的社保?各行各业的工资高低相差很大,缴社保就按被平均基数一视同仁,公平从何谈起?

@飞天凡草:上一年度全国平均工资高,社保缴费基数就高,虽然工资拖后腿,但是社保缴费却没有拖后腿,我很高兴。

@明湖山影:工薪族老是被平均,这回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太悲催了。

    【媒体评论摘要】

    针对本轮平均工资数据的公布,《长江日报》在6月17日媒体报道中首先发声,文章以《拿“平均”工资说事已经过时》为题评论说,近年来,几乎每一次的数据发布都成了网民集中呼喊“被平均”的牢骚大会,平均工资的准确性与参考意义已经受到了强烈质疑,这已经不单是情绪宣泄的问题了。文章认为,采用平均数这种统计方法,已经不再适合衡量工资收入水平,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两头的“少数”对平均值的影响往往令其失真,除了不能真实反映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这项指标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一系列的公共政策与制度,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个人层面,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意味着与之联动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也将随之上调。在以平均工资为基准的体系下,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这一变化的敏感度显然不同,收入越低,缴纳社保的压力反而越大,社会福利成为低收入者的负担,势必进一步加大收入 差距,挑战社会公平。

    来源:《长江日报》2015年6月17日第7版《拿“平均”工资说事已经过时》

    《上海金融报》文章直指相关部门对工资分布属于“偏态分布”的解释。评论认为,“将这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所得税、社保,和以实物形式支付的福利,都纳入平均工资的计算范畴,有实际意义吗?比如福利这一块恐怕数据就会失真。如果说工资分布属于典型的“偏态分布”,那么,工资调查样本应尽量多选工资水平较低的多数人,这样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才不会与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偏离太远,社保缴费基数上涨也才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文章最后总结说,“在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低于虚高的平均工资的情况下,依据中位数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无疑比较靠谱,因为中位数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来源:《上海金融报》2015年6月19日《依据平均工资“涨社保”不合理》

    与众多媒体评论不同,《新快报》的文章认为,对平均工资的统计科学性可以商榷,但随意降低社保基数并不是好事。社保缴费现在交少了,以后养老金也就少,加之人口红利消失,未来社保亏空也是个隐忧。

    现实中,简单强制企业特别是私企依照职工实际工资购买社保,短期内弊大于利,对于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而言,巴不得给员工少买社保,如果采取工资中位数,实际就是降低了最低社保基数标准,不少企业倒愿意,但吃亏的实际上是职工。因此,目前能够实现以社会平均工资作基数缴纳社保已经不容易。

    文章最后分析说,当下最紧迫的是为企业减负,并最大程度实现分配公平。应先解决非私营单位薪酬过高的问题,让国企收益补充到社保中去;还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金融改革和鼓励直接融资,为私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私企可以在各行各业成长起来,就不再担心平均工资被增长导致的社保基数水涨船高,进而出现的私企职工实际收入不增反降的问题。

    来源:《新快报》2015年6月19日A02《上调社保缴费基数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华西都市报》分析说,统计部门公布年度平均工资数据之后,人社部门相应调整、出台新的年度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之所以会引发质疑,主要是因为现行的“平均工资统计制度”和“社保缴费水平明显偏高”两大痼疾。文章认为,首先,应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平均工资统计制度,扩大工资统计的覆盖范围,尽可能实现对所有就业人员的“全覆盖”。其次,应尽快充分落实兑现“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要求,改变“社保缴费占工资总额40%-50%”的不合理局面。同时,还有赖于一系列全面社保制度改革等内容。

    来源:《华西都市报》2015年6月19日a11版《社保缴费基数与平均工资,理当摆脱僵化的挂钩》

    《珠海特区报》结合我国目前养老现状数据进行分析,文章说:“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可见,不是社保缴费基数偏低,而是社保覆盖面太小。与其上调社保缴费基数,在极其有限的参保对象身上“榨油”,不如扎扎实实地在提高社保制度的普适性上下苦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养老“并轨”,消除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

    来源:《珠海特区报》2015年6月19日0A2版《上调缴费基数不如扩大社保覆盖面》

    【舆情点评】

    正如《新华每日电讯》对此的评论,为何公众对“社保基数上涨”不买帐?其实,网友的感叹并不是简单的社保基数上涨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保缴纳多了,使得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被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当下社保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导致社保没有发挥出设计者预期的效果。流动人员社保基金管理的碎片化、社保空帐带来的忧虑、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较大、延迟退休带来的压力,一系列因素的背后,让公众对社保缴纳所带来的收益产生了不信任感。针对这种对社保制度的焦虑和不信任,文章最后也给出了答案,“必须重新审视社保制度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尽快进行顶层设计加以完善。否则,社保缴费多了,民众“被剥夺感”也同步上升,这种怪事是对民众权益、社会发展的双重损害个人和企业的社保负担日益沉重,但社保基金的最终流向,却没有回馈当初的缴纳者,这就是隐性的社会不公。”

   (文中图表数据来源:高校智库大数据智慧云平台  WWW.HI-TONG.COM )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