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军装备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化工厂的规模、修理水平进一步的扩大与提高,对装备修理技能工作提出了新的深度和高度要求。管理是推动企业装备保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装备保障模式由封闭式、被动性、粗放型向开放式、主动性、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手段。但一般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管理必须由一般走向深化。作为装备维修的保障性企业,如何实现深度管理,推进保障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优化组合各种系统建设,才是企业走向制胜的关键。
一、 “深度管理”的含义
什么是管理?管是职责和标准,理是理解职责和标准的前提下来理顺我们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要先理后管,才能将工作推动下去。
所谓“深度”,指纵向的层次。深度管理就是不仅要对表面现象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要对引起表面现象的深度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更深入的管理。
二、“深度管理”模式的特点
深度管理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比较”,是指在企业现有工作水平基础上,实施更加深入、更加细致和更加规范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将细节打造的完美。不要放过小事,把小事放大就是大事,工作中要“小题大做”,将细节打造为“最佳行动准则”。深度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续”,它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记住过去做了什么,明白现在正做什么,而且要清楚将来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如何做得好。这就要求企业要有管理思路和创新,站在多角度和多方位考虑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管理思路和创新点提出并运用在具体的工作中。
部分企业现在运营的修理、管理都是采用表层的一种管理模式。知道一点似是而非就开展工作,其中包括的上层管理层面,如企业的领导、中层,也都是表皮的管理——氧化皮。抛开氧化皮,应该看看材料真实组成,才能真正掌握我们组织环境存在的真实和根本原因。
在深度管理模式下,所有的部门或岗位,注重过程的效率,以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为标准来运行,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对每件事情、过程的分界中,无限延伸使其关注的重要对象,将所有的业务、管理活动都视为一个无限延伸的范围,注重它的囊括性,以全范围、全过程的观点来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观点,强调全流程的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绩效,因此鼓励职工开拓思维,也重视职工的能力发挥和价值。深度管理中每一个时间都是一个子过程,子过程的目标集合就是形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在这种模式下,领导关注更多的是市场的需求、市场占有率等综合指标。
三、 “深度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寻找标准、职责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时间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等能够符合需要。
职责: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所顾及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和职责是开展一项工作前应首先寻得、遵照执行且相对统一的内容。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所有这些为我们各项工作预先设定好的方法,是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杆和砝码,是实施深度管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标准就没有问题,一切工作以标准先行。
(二)明确任务、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要领就是设立目标,明确代价和利益点,把握住关键指标,提前沟通分解,配置资源,同时明确赏罚对策,周知众人。
世界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目标由目的而生,做工作到达到什么目的就是目标。学术上对“目标”的解释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然而,目标的设定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不经过深入的考虑、综合的分析以及量化的定位,就很难制定出正确、适宜的目标,有时,还会产生反面效果。
(三) 系统统筹策划
策划是一种对未来采取的行为做决定的准备过程,是一种构思或理性思维程序。企业管理中的策划,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发展和运作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统筹规划、谋划、筹划或设计。
策划,是实现步骤二中各个“小”目标正确指向的最佳手段。如果是一份创意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的企业策划案,无论对于企业的知名度,还是对于品牌的美誉度,都将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
(四) 确保执行到位
一个计划目标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策划,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那么再好的策划,也只能是纸上蓝图。唯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态度,执行到位,才能完美地体现策划的精妙和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将既定战略执行到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笔者所在的工厂经过六十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但是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仍暴露出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其中执行力不强就较为突出。比如安全生产管理,三番五次强调安全第一,但不可否认在工作现场中仍存有不戴安全帽、工作监护不到位等现象,以致于虽然制定了那么多规章制度,但仍时常发生不安全因素,这说明只有制度和标准并不够,更重要地是把如何落实融入每一个工作点、每一个危险点,只有抓好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五) 开展结果评估
所谓评估,就是指以科学的方法对一件事物或一个组织依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评定其可行性和绩效,进而分析其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
结果评估是指分析、比较已实施的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方法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由于执行到位而得到改善,是否有助于达到企业既定的目标。
(六) 进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指通过对过程实施及工作结果进行的横、纵向比较,全面、系统、定期地测量和评价,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和改进机会,并实施改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方向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四、 小结
以上六个阶段形成了该企业深度管理工作的流程,工作由起点到终点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进程。该企业在一般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 “一切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631”深度管理模式路线图。
“631”深度管理模式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将深度管理延伸到质量、作的六个阶段,深化三个层次,最终实现一个目标。
其中6个阶段包括:职责标准(B)、任务目标(B)、统筹策划(P)、执行到位(D)、结果评估(C)、持续改进(A),即“BB-PD-CA”(其中前两个阶段采用手拼第一个字母进行标注,后四个阶段采用国际通用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英文释义进行标注)。
3个层次包括:指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
1个目标是指:一切以企业发展为目标。
“BB-PD-CA”与“6”“3”“1”三者的关系。
再先进的文化、再宏伟的愿景、再优秀的战略,都要通过管理来实现。管理的深度,决定企业的高度,企业的高度决定企业的未来。企业深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通过全员的参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实,管理本根源于职工,没有职工就不存在管理。“深度管理”理念倡导的就是人人参与管理、人人献策管理、人人改善管理,实行深度管理,让“631”管理模式得以落地,让装备保障企业的工作有新的改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