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的市场 ——2015中国经济半年报

作者:  来源:企业界  日期:2015年8月14日

    导语:当前,全球经济依旧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总体复苏乏力,我国也同样进入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常态。据海关统计, 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贸易顺差1.61万亿元,扩大1.5倍。

    2015上半年经济大事记——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3月26日:国土资源部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意味着不动产登记进程再进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后,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合二为一。不动产权登记是申请登记,并非强制登记。旧证、新证同时都具有法律效力。权利不变动,证书不更换。

    3月30日:央行联合住建部、银监会发文下调二套房个贷首付比例:二套房商业性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同时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首套普通自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

    4月3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之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合并后的中车公司不仅将成为全球高铁技术的最大供应商,更将巩固合并后的中车公司作为全球最大轨道运输设备制造商的地位。

    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在回应企业代表关于“互联网 ”的建议时,他专门提到网费贵、网速慢的问题,并敦促有关部门负责人要研究把流量费降下来,把网速提上去。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加上上海,我国由南到北四大自贸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是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核心主题,为破解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环境制约等难题提供“钥匙”。

    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6月12日:上证指数开盘大涨,登上5178点,为本轮牛市最高点。与年初相比,暴涨近2000点。创业板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记录4037点,与年初的1429点相比,5个月暴涨182%。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6月27日:央行宣布自28日起定向降准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至2%和4.85%。今年以来,央行频频出手,2月4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月28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0.25个百分点;4月20,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5月11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0.25个百分点。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中国政府正式提名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中方候选人。亚投行的运营将有望增强对“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支持。此前,在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

    五个关键词透视经济 “半年报”

    导语: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现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分析半年经济数据,有五个关键词可作为研判形势的视角。

    基本面——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上半年GDP增长7%,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它表明经济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5月、6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月份实际增长10.2%,6月份实际增长10.6%,也是连续两个月回升;上半年出口尽管增速只有1%左右,但是从月度的情况来看,6月份出口增长了2.1%,由负转正……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企稳的同时,结构优化也有不少亮点,比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9.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从统计数据看,可以认为“稳增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15日公布的数据中,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一是上半年非公经济的工业增加值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1.8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上半年增长11.4%,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5.1%。这说明在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之所以能够克服压力、克服困难,实现7%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根据情况的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投资——推进调结构惠民生

    今年上半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提升至11.4%,与1-5月份持平,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投资再次提速的背后,多领域重大工程包起到明显作用,显示出中央对投资进行优化,并且加速盘活存量资金的决心。

    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66亿元,支持地方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达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今年6月以来,遵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许昆林表示,已经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作用。

    许昆林说,在选择列入重大工程包项目时,主要考虑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是否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否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是否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等。

    房地产——市场回暖显现带动效应

    在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明显。盛来运说,房地产市场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房地产投资、市场销售、新开工面积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带动效应比较大。上海7块地140.3亿元、苏州22块地130亿元,重庆8宗地11.8亿元,广州一块商住地44.2亿元,杭州2块宅地拍出5.6亿元……6月以来,全国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争夺激烈。业内人士认为,随着4月、5月市场逐步回暖,     土地市场也开始升温,销售到投资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

    上半年,国内家电、家居等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得到正向带动。对此,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房地产投资如果可以有效提振,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固定资产、第三产业的投资。“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力度超过其他行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情况较好的主要是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刘元春分析,这只是一种分化性的复苏。

     消费——结构升级、增长稳定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盛来运认为,这说明现在需求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结构在继续优化。

    数据显示,新业态给消费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40%。

    在北京,仅1-5月,与信息相关的商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实现零售额574.1亿元,增长60.8%。

    在消费增长的背后,是民生的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快于GDP增速,这使得居民消费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预期——经济增长未来可期

    盛来运表示:“下半年有可能比上半年还好一些,这主要是上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效应还将得以继续发挥。”

    一方面,上半年投资计划的项目,有些二季度还没有进入操作阶段,从项目审批到转化为实际的投资和生产力要有一个释放的过程;另一方   面,改革创新相关的红利会得以继续释放。

    除此之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快速成长,将为下半年发展带来新动力。

    在新产品当中新能源汽车成为代表。尽管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却逆势增长3倍左右。仅在北京6月份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就接近2000辆。

    而在互联网领域,从投资创业到消费者终端应用感受,今年上半年良好势头的延续受到各界期待。“‘互联网+’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且使中国经济真正的实现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盛来运说。

    在下半年预期向好的同时,专家建言要继续深化改革、做好调控。

    祝宝良表示,下半年需要把“稳增长”和“促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刘元春说:“在发展动力切换期,需要做好制度性的安排。”

    十问上半年经济数据

    对于上半年经济数据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做了如下解读。

    1 为什么上半年GDP增速比机构预测高?

    盛来运:上半年国内外的环境还是比较复杂,从国际形势来看,上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总体上比预期低,而国内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在继续释放,增速换挡的压力有所加大,而且新旧动力的转换也在进行之中,新动力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下降的影响,以至于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国民经济在二季度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整个经济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非常不容易。上半年GDP增长7%,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尽管出乎有些机构的预料,但实际上也在大家预测的中位数附近,之所以能够克服压力实现7%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根据情况的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策的效应在积极显现。

     2 如何回应中国GDP平减指数偏低的说法?

    盛来运:一些文章说中国GDP平减指数(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增长之商)有些偏低,实际上存在着对核算方法上的一些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我国采用的核算方法是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二产可以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三产可以分为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务业等的增加值,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总体来说,中国并没有存在平减指数被低估、GDP被高估的情况,是能客观实际反映情况的。

    3 如何评价上半年的经济走势?

    盛来运:经济增长连续两个季度运行在7%,企稳态势比较明显,国民经济目前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在5、6月份连续两个月回升;6月份的数据是出口增长了2.1%,由负转正,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在逐月回暖。

    民营经济的活力有效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非公经济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8.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1.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5.1%。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快速成长,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销售等的增长速度,有的翻倍,有的超过50%。

    4 如何判断中国经济的后续走势?

    盛来运: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仍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过程之中;此外,我们国家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另外,中西部地区差距比较大,后发优势比较明显,从中国基本面的情况看,中国经济仍然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

    上半年投资计划的项目,二季度还没有进入操作阶段,从项目审批到转化为实际的投资和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上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效应还将得以继续发挥;此外,二季度房地产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房地产投资、市场销售、新开工面积等数据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明显好转,因为房地产的影响比较大,带动效应比较大,房地产回稳对相关行业会产生拉动。所以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5 今年能否完成全年7%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虽然经济增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素,但当前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逐渐显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调控空间,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前低后稳,全年GDP增速在7.1%左右。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财政支出更加积极。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也将在三、四季度为经济温和复苏提供支持,预计下半年总需求环比较上半年有所改善,全年GDP增速将在7.1%左右。

    6 国家和地方的GDP统一核算何时推出?

    盛来运:加快推进国家和地方的GDP统一核算,是国家统计局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国家统计局正在加快相关方案的制定以及加快推进这一进程。目前GDP统一核算已经形成一个初步方案,现在还在进一步征求地方以及部门的意见,下一步还要进行相关的试点,还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由于GDP的统一核算涉及到资料的收集,还有统计生产和流程的变化,还可能涉及到一些统计管理体制,要做的工作很多。国家统计局正在加快推进这一进程,但还没有推出具体的时间表。

    7 如何看待目前房地产的变化及未来走势?

    盛来运:从季度增速观察,房地产的投资增速还是在下滑,但从月度变化上看,房地产在二季度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此外,房地产市场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一线城市和少数的二线城市,由于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都比较旺盛,房地产表现更积极,但是多数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尤其是一些四线城市,还在去库存,不过房地产存量的消化也在加快。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师朱光:二季度以来,随着3?30楼市放松政策以及一系列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效应释放,楼市需求明显提升,近三个月市场成交同比持续上升,使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进入正区间。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逐步回落,以及地方落实中央楼市政策的逐步推进,预计下半年商品房同比增幅将平稳增长。预计下半年,随着中央和地方楼市政策的继续推进、金融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全国楼市整体将持续复苏,但区域分化依旧明显。

    8 如何看待中国现在面临的债务风险?

    盛来运:中国总的债务规模安全可控。包括中央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仍然在60%的安全线以内,此外,中国政府赤字率也比较低,今年人大通过的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占GDP比重2.3%,仍然远低于3%的安全线。

中国的经济还是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而且资产的收益率也比较高,政府手上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可以用来做抵押和信用担保,中国政府有能力、有信心防止发生地区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守住这个底线。

    9 近期股市波动会不会影响现在或下半年的中国经济?

    盛来运: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前一段时间股市出现波动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维护股票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这些措施正在发生积极的作用,这段时间,股票市场已经出现连续反弹的好势头。中国政府有能力、有信心防止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整体经济有何影响?

    盛来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它是根据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阶段,以及地区发展各自的优势作出的科学安排。京津冀一体化不仅能推动三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规划,能够进一步拓展我国区域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增强经济回稳的基础,对我们国家今后的工业化、城镇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一步我们正跟相关部门加强研究,怎么从统计上进一步加强监测,反映京津冀各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我们和北京统计局做了一个初步安排,准备专门编一本京津冀统计手册,现在已经有了初稿,有了这些数据以后,下一步能更系统、更全面地分析京津冀一体化对我们国家经济的一系列的影响。

                                                      (记者顾梦琳)

    PPI下滑的秘密

    导语:PPI的负增长更多的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导致,而实体经济疲弱并非是这一轮PPI下滑的主要因素。

    吴海珊

    “聚丙烯2015年上半年的均价比 2014年全年均价下降了超过15%。”一家专门为汽车提供塑料面板的公司对记者表示。

    这家公司的情况,应该就是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一路下滑了40个月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典型案例。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PPI同比下降了4.8%,进一步扩大了降幅。余秋梅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有所扩大,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升转降,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由上月的环比上涨转为分别下降0.2%、0.2%和1.8%;二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下降2.1%,比上月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尽管PPI持续负增长,但是中国二季度GDP仍然保持住了7%的增速。这两个用来衡量实体经济的关键数据,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背离”?一个可能的解释是:PPI的负增长更多的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导致,而实体经济疲弱并非是这一轮PPI下滑的主要因素。

原材料跌了

    上述汽车面料供应商所需要的聚丙烯,正是石油加工品。该公司所使用的聚丙烯的 2014年均价为12556元/吨,比2013年均价12413元/吨稍有提升,而2015年上半年均价只有10709元/吨。这家公司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一家中国大型国企煤炭公司人士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该公司主要用来炼钢的焦煤价格从2015年年初至今,已经下滑超过了20%。2015年1月30日,焦煤的价格大约是620元/吨,到了7月3日,就降到了480元/吨。同时,这家公司主要用来发电的动力煤价格自2015年年初到7月初,价格下降了17%。

    不过,汽车塑料面板提供商购买的聚丙烯价格是从2015年开始下滑的,这跟它的上游产业——石油价格的下跌步调是一致的。国际油价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滑,降幅跟最高点时相比接近50%。

    而上述大型煤炭公司的焦煤价格却是从2012年,甚至更早一点的时候就开始下降了,当时焦煤价格的最高点是2800元/吨。上述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煤炭价格的下降,主要原因是钢材价格的下跌,作为钢材企业的下游公司,他们只能下调价格。

中钢协会长、鞍钢集团董事长张广宁在7月9日中钢协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表示,钢材价格持续出现新低,螺纹钢价格已经跌倒了1900元/吨,已经低于1元/斤的白菜。张广宁透露,钢材价格下滑,导致煤炭公司的煤炭销售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企业基本在靠银行贷款运营,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在20-30亿元。

    同时,另一家全球的装备制造领先企业的产能已经大幅缩减。“2012年购买的奔驰汽车底盘,现在都还没有用完呢。我们的订单下降了30%。”这家装备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该公司也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缩减产能的。按照时间计算,上述煤炭企业煤炭价格开始下滑和装备企业开始缩减产能的时间,正好跟中国PPI下滑的时间相吻合。

    实际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却比企业缩减产能以及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下滑要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滑是从2014年年中才开始的。这意味着,导致PPI负增长的因素中,除了大宗商品下行,还有需求疲弱。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副总裁、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就认为:“PPI一直下行,不容忽视的是需求疲软造成工业制成品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造成价格下行。PPI的下行也会抑制企业扩张产能,并降低对改善盈利的预期。”

    PPI要见底了

    7月15日,中国统计局发布的第二季度GDP(国民生产总值)为7.0%,与第一季度持平。如果按照既能反应产量又能价格变动的名义GDP来计算,第一季度中国的名义GDP增速为5.8%,名义GDP和实际DP之间的差距正是由价格原因造成的。

    不过好消息是,第二季度中国名义GDP开始上涨,根据摩G根大通的数据,第二季度中国名义GDP同比增长7.1%,大幅高于上一季度的5.8%。同时6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强于预期,6月同比增长6.8%,高于5月的6.1%。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最近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建的投资。“值得强调的是,6月固定资产投资意外的高于预期,这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上扬,也可能反映了政府近期为解决短期财政约束所采取行动的效果。”朱海斌说。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8.9%,6月单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达到21.8%。“看固定资产投资,一个重要的数据是固定投资资金的到位率,之前的到位率是不高的,尽管发改委加快了基建项目的批复,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出现了资金问题。在二季度,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让银行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实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都是为了满足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的话,基建项目就拉动起来了。”章俊说。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互换将增加至3万亿元,这会适时舒缓地方政府融资的压力。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分析员刘鎏预计:“考虑到近斯股市的回调,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可能下降,该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与第二产业增长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填补。”

    章俊预计,固定投资大概领先PPI1-2个月,由于基建投资已经有所起色,PPI最晚7月也应该触底了,PPI的改善从环比企稳开始,逐渐到同比企稳,再到同比转正,但考虑到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投资转到消费和创新,PPI不会出现大涨大跌,因为PPI的转正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年内转正概率不高。

    PPI的转正能否带来企业效益的好转?尽管中国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但是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仍会给实体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压力。

稳中有进,增长质量逐步提升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情况

    保持基本面向好的趋势

    比利时鲁汶大学商业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表明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从中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以不断解决,就业也随之增加,加上改革红利的继续释放,私营企业部门的经济表现也将得到加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房地产投资、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增长仍然相对疲软。罗格?蒂斯建议,下半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对记者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转折期。二季度7%的增长率说明了中国经济在“量的扩大”期间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得到改善,“质的提高”不断出现好的势头。例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率下降、城乡差距缩小、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当前,中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这都是非常大胆、面向实体经济的新发展战略。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质量提高,而且也是对世界经济的稳定贡献。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表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实现年增长预期目标大有希望。这一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完全可抵御经济结构再平衡过程当中出现的经济波动。阿丰采夫进一步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上述增速,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结果。

    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放缓,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推动力的转型所致。前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如今越来越依赖于私人家庭的消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确保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德瑞格尔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不容易。同时,尽管中国人的工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社会老龄化在进一步加剧,很多家庭必须为了未来的养老而增加积蓄。

    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位于英国伦敦的卡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对记者说,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7%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曾经有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甚至预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但现在看,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保罗认为,上半年的数据证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预示着未来可能有较强的增长潜能。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告诉记者,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部分是受到外部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增长速度自然会放慢。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也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已经从偏重增长数量转向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庄巨忠说。

    庄巨忠认为,“未来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引导资本向创新聚集,将发展重心从低成本生产转向高价值生产”。

    巴基斯坦《特快论坛报》资深记者穆罕默德  伊凡  高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较之以往有所放缓,但这是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深化改革背景下取得的成绩。中国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如今,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对于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高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转化,表明中国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调整,此举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探索新出路。做好经济结构优化,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更注重以质取胜和全面做好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高新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埃及《金字塔经济周刊》总编辑伊马德贾尼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稳定步伐,而且比外界预期的要好。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7%的增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提高,这一过程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令人感到鼓舞。

南非《新时代报》的文章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创新驱动。从中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逐渐转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投资到消费,从出口到国内消费;从短期来,中国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中国政府调整政策、放缓快速增长的信贷、控制影子银行、限制地方政府借债、减少产能过剩等的结果,这会显著改善投资效率。

              (记者吴刚、刘军国、陈效卫、冯雪珺、黄培昭、俞懿春、徐伟、韩晓明、倪涛)

刘元春:趋稳之后政策选择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  

    从1-2季度的宏观数据来看,中国宏观经济短期企稳迹象开始显现,但从中期角度和深层次机制来看,其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依然较为严峻,短期稳增长的成功难以掩盖中国经济新常态在“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风险。

    因此,中国经济在短期趋稳难以改变中期艰难的机理,而中期艰难并非意味着持续的下滑。相反,中期的艰难必将孕育出远期中高速增长的新动力和新气象。但这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政策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重构。

    1、要不断深化对于“新常态”内涵的理解,重构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一是要避免凯恩斯主义在短期需求管理的过度能动主义,在长期政策上的消极主义;二是要克服传统结构主义在短期需求管理上的无为主义,在长期定位上的理想主义;三是要充分吸收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创新,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不能将新常态沦为新的教条和庸政懒政的借口,避免在趋势面前过度悲观、在世界经济大周期面前过分能动、在大改革面前过于理想。

    第一、要充分重视“萨伊定律的逆否命题”在当今中国的指导意义,高度重视短期需求管理与中长期潜在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目前持续性需求不足现象的出现及其应当措施(不仅要关注失速的问题,也要关注一般持续性的需求不足)。

    第二、要重视费雪“通货紧缩-债务效应”理论、Rogoff 的“超级债务周期理论”、Sum-mers的“长期停滞理论”与现代“去杠杆”、“去泡沫”理论的最新发展,高度重视“去杠杆”、“减债务”过程中紧缩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货币适度的宽松是解决金融结构性问题和总量性问题的必要条件,实际利率水平的下调甚至局部泡沫的出现都可能是宏观去杠杆的有效措施。

    第三、“世界技术周期理论”、“贸易超调理论”、“投资超调理论”的最新发展,从世界经济大周期和新规律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定位中国“新常态”。

    2、高度重视大改革、大调整以及新常态时期所带来的传统宏观经济政策失灵问题。一方面要在中期采取促进改革,重构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来提高传统宏观创新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和工具,适度采取非常规宏观经济政策和过渡性政策安排。

第一、针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有效落实的现状,政府应当在积极推行财税体系改革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过渡机制,缓解经济下滑和改革所带来的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问题,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1)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率,利用国债发行规模的提高来增加政府支出能力,突破2015年由于名义GDP增速下滑带来的财政困境。考虑到地方债市场容量的狭小和制度的不完全,建议提高财政赤字水平的核心渠道是提高中央的财政赤字率,不宜过度提高地方债的规模。

    2)关注局部区域财政收入增速崩塌的问题,特别是基层财政收入突变带来的各种民生问题,建议扩大财政平准基金的规模,设立过渡期基层财政救助体系。

    3)在进一步扩大结构性减税的基础上,适度弱化财政收入的目标,防止地方政府通过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和非税收等方式,变相增加企业的负担。

    4)投融资平台的过渡措施应当明确其期限,同时,要防止地方政府利用公权力绑架银行和民营经济强制性发行地方债券和实施PPP项目。

    5)快速启动过渡期的财政支出新措施,改变目前财政支出难的问题,要在“堵歪门”的同时,快速出台适应新时代“开正门”的各项措施。

    6)考虑财政支出存在一定的周期,对于地方结余和滞留的财政资金不宜采取简单回收的办法,激励地方政府在合法范围内加大留存资金的支出力度。

    7)债务置换从宏观去杠杆的角度来看具有战略合理性,但不能把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处理的方法简单化,可以考虑传统的资产剥离清算的办法。

    第二、货币政策应当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全面重构,其哲学理念、理论基础、政策框架和工具都难以适应中国新常态艰难期的要求。

    1)要摈弃传统货币政策规则中关于潜在增长速度的理念,货币政策在大转型期间需要更为积极的哲学理念。

    2)由于大改革与大转型期间的波动源具有多元性和叠加性,因此,货币政策工具必须多元化,常规政策工具难以应对目前的格局。

    3)货币政策应当明确盯住名义GDP增速,不能简单盯住实际GDP增速、CPI和就业,认为在中国当前经济结构和统计体系中,传统的这些指标已经不能科学反应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

    4)资产价格的盯住在后危机去杠杆时代是货币当局的主要任务,当前股票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变异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

    5)强化货币投放、信贷投放、社会融资投放之间的关系,使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互配合,建议持续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改革” “监管强化”的组合,以保证实体经济面临的货币条件指数的相对稳定。

    6)由于需求不足问题已经强烈显化,货币政策不宜保持以往模糊的稳健定位,必须旗帜鲜明地采取宽松定位,但宽松货币的实施模式应当有别于传统模式,原则上坚持“项目挖渠、财政先导,货币放水”。

    7)在改革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利率市场化尚未彻底完成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注重加强预期管理,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包括汇率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的调整应当更加明确其偏宽松的内涵,不宜过分含糊其辞,在货币政策定位上玩文字游戏。当前宽松货币政策的声明有利于提振信心和引导预期。

    8)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应当采取配合的姿态,而不宜主导目前稳增长的政策诉求。除非CPI和GDP增速进一步全面回落,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或中国QE不能出台,但展开中国版QE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3、“双引擎”战略是解决中国当前问题的对症药方,应当进一步通过差别化政策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促进创业、创新活动。但应当吸取以往我们在新兴产业、创新活动中失败的教训,不能把中国战略转化了各级部门短期的行政运动,更不能通过国家补贴等模式形成新的寻租活动。

    第一、要尊重创新创业的规律,不能运动式地进行政府扶持;

    第二、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甄别创新中的风险,避免一次性的行政性补贴;

    第三、要建立各种创业创新的社会安全网,为创新创业的失败者打造软着陆的缓冲垫,以避免运动式创新创业之后所出现的倒闭潮对经济社会的过度冲击。

    4、应当对一些时点上的风险强化监控、强化政策预案和措施储备。

    第一、监控中国金融风险蔓延的情况,“天威债”、“股市大波动”信号十分明显,非预期的局部风险激化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常态化。

    第二、9月份或年底美国加息是否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新兴经济体的“二次触底”。这将严重影响中国金融开放改革的时点和贸易政策选择。

    第三、4季度房地产市场是否在分化运行中出现“冰火两重天”,并带来新的风险。

    第四、对于明年1季度各类先行参数的监控,以防止中国经济在2016年初期出现过度非预期性的下滑。

                    (来源:根据新华网、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网、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综合整理)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