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占20%国内市场份额的圆通快递,正式获阿里巴巴以及马云创立的云锋基金战略联合投资,这是目前阿里投资的快递公司中体量最大的一家。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在去年年底还投资了生鲜电商易果网,投资金额在千万级别,但是具体金额和股权占比并未透露。
有关人士认为,易果生鲜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和物流配送能力,是阿里巴巴投资其中的重要原因。有媒体评论指出,当初阿里说好的不碰物流,现在频频涉足物流,阿里“自打嘴巴”后涉足此行业意在何为?
阿里入股圆通
5月15日圆通速递对外宣布:已获得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的战略投资,相关协议已经签署。阿里巴巴入股圆通投资金额达到100亿元,阿里将收购圆通速递20%股份。收购完成后,阿里将成为圆通快递新的股东,圆通创始人喻渭蛟和其夫人联合创始人张小娟占据80%股份。
业内人士称,阿里巴巴入股圆通,其收购金额仅有100亿,可见阿里持股比例较小,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此外,该人士提到此次收购为阿里巴巴集团所为,和阿里此前投资的菜鸟网络无关。两者的股权合作,可视为今年中国快递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去年即有微博爆料,称阿里巴巴将要收购圆通快递,随后遭到了阿里方面的否认。所以今天阿里涉足物流,业内人士便指阿里是在“自打嘴巴”。
但无论是“自打嘴巴”,还是阿里图谋发展,面对“圆通”这块大的蛋糕,像阿里这种与物流有着联姻关系的电商,岂能不凑近分食?因为,圆通目前国内网络覆盖率高,拥有国内20%左右的快递市场份额。
据了解,早在2005年,成立仅有5年的圆通和淘宝签约,成为其主要的线下物流供应商,率先抢下电商大单。其后,申通、韵达、中通、EMS、顺丰等纷纷加入电商件争夺。时至今日,在“三通一达”等民营快递企业中,电商件的比重达到六七成甚至更高。
这几年,对电商件的高度依赖以及服务高度同质化,使快递企业不得不打起价格战,形成“价格低—服务差—价格低”的恶性循环。为走出泥潭,一些快递企业尝试自办电商平台,但成功者少。
行业人士认为,总体而言,在与快递的合作、博弈中,天平倾向于相对强势的电商。阿里此次入股圆通,引发市场关于阿里巴巴意欲垄断国内电商包裹市场、“通吃”整个产业链的猜测。对此,任何一方也不会坦然承认这个动机,并且也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件事的。
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快递物流业,可谓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形成了针锋相对、互不认输的胶着、均衡状态,任何力量都很难插足其中、打破这种胶着状态。即使在电商与快递企业之间,除了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关系,也存在激烈的博弈,但不可能出现此消彼长的状态。这也是产业生态法则的表现。
因此,阿里巴巴表示目前快递行业发展机遇很大,希望通过本次对圆通速递的战略投资,使菜鸟与圆通融合,打造出电商快递的新平台,将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而这也似乎正是阿里巴巴的目的所在。
为何是圆通?
5月28日是圆通15周岁生日,阿里的投资无疑是一份生日大礼。但此前,马云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表态不会涉足物流行业。
对此,业界的解读是,一是早年电商发展迅猛而快递行业杂乱脏,阿里看不上快递业的“辛苦钱”;二是这只是马云的缓兵之计。今天来看,缓兵之计过后,阿里终于出手了。
可是,面对“四通一达”几家物流企业,阿里为何独独青睐圆通呢?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与圆通入股、战略合作的方式,树立服务标杆,希望鼓励更多合作伙伴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系统建设。作为平台,菜鸟网络也期待同更多重视服务、重视内部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合作伙伴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另外,2005年6月,圆通就成为淘宝最主要的线下物流供应商;2013年,阿里打造菜鸟网络,圆通投入500万元占股1%。尤其今年以来,双方进入“蜜月期”—今年3月,阿里与圆通开展无人机快递实验,同月底双方联手开通中韩国际航线;4月底,圆通在上海发起成立“全球包裹联盟”,菜鸟网络副总裁万霖站台支持。
更重要的是,圆通速递在快递行业拥有相当高的“江湖地位”。去年,圆通全网完成快件业务量达到21亿件,单日揽收件量最高达2500万件,营业额达到240亿元。除此硬件之外,阿里似乎更看重圆通的软实力—服务质量。伴随着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由于服务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产品创新方面缺乏突破。
种种现象表明,阿里与圆通的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强强联手,抱团打天下的雄心壮志不可小视。
互联网 的跨界行动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联手云锋基金,对圆通进行战略投资,此消息一出即引起业界沸腾,同时也引发多方猜想:“菜鸟网络终于干正事了”,“此乃互联网 时代的跨界打劫”,“阿里物流战略再获拼图”等等。
对于业界的热议,双方均表示将一起致力于推动中国快递业的服务升级,助推行业在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产品创新、国际化、农村物流等方面的 拓展和变革,全面提升中国快递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对快递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最终实现商家、消费者、快递公司多方获益。
其实,在“互联网 ”时代,“快递 ”的跨界行动近年可谓运作频频。如韵达获得来自复星和联想的投资,顺丰也接受了元禾、中信、招商局等联合投资团队的入股。有消息披露,已经有几家快递企业在酝酿上市计划。
为此专家分析认为,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看好快递行业发展,是因为电子商务在未来两年还会出现井喷式发展,快递业务量也会随之倍增。民营快递企业由于数量众多且分散,竞争激烈,大部分估值还比较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快递类上市公司,这也是PE和风投公司希望进入这一行业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去年以来,圆通新动作频频:筹建航空公司,开通国际航线,发起成立全球包裹联盟,和阿里进行战略合作……显然,国际航线和全球包裹联盟,是指向迅速扩张的跨境网购。其他的快递公司则在冷链、仓配一体化、社区O2O等方面开拓新业务。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快递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差异化发展的态势格外明显。在依靠电商件完成规模扩张之后,中国快递业正迎接差异化更明显、潜力更大、附加值更高的“快递 ”时代,力图打造出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
而在业内看来,阿里的举动,正是希望打造出自己的物流生态体系,向“物流资源集成商”角色转型,弥补下游服务的短板。快递物流业人士表示,阿里正在通过资本投入整合仓储、配送等物流基础资源,向“物流资源集成商”的角色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业井喷式发展世人有目共睹,面对如此诱人的大蛋糕,不仅菜鸟垂涎也令企鹅躁动。
业界传闻,腾讯已经投资过人人快递、顺丰等物流企业。5月16日,物流互联网 公司汇通天下也宣布,他们已与腾讯达成投资协议,完成C轮融资,但并未透露此次融资金额,其中的“隐秘”自然也引起业界的种种猜想。
智慧物流大势
商务部近期发布的《“互联网 流通”行动计划》,明确了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推广线上线下互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加快电子商务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计划同时提出到2016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网络零售要达到5.5万亿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3万亿元,交易总额增速达28.64%。按照计划计算,2015年、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年均增速都将在40%左右。
面对电子商务发展前景,阿里与圆通的此次战略投资完成后,菜鸟网络将与圆通开展更深层面合作,依托双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据悉,阿里巴巴和圆通的合作,是电商巨头与快递巨头的首次直接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由资本层面带动的深度整合,将给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示范效应。有分析认为,菜鸟网络承担阿里“物流生态圈”构建的重任,投资圆通将会加强其对快递公司的掌控力。同时,圆通也有望在信息获取和业务方面取得优先权,牵手阿里实现创新和改变,走出目前快递业恶性竞争困局。
阿里巴巴及菜鸟网络已成为智慧物流、智能流通的“急先锋”。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等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计划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该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24小时送达的目标。
据悉,在菜鸟网络体系之下,智慧物流的“天网”和“地网”正在铺开,物流企业的“天网”是指物流信息的云端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地网”则是在全国各个物流中心区域建设仓储中心,搭建联通全国的高标准仓储体系。
为此,阿里巴巴的布局正在持续推进。近期,阿里巴巴与上海市政府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云计算技术,推动数字化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加速“互联网 ”在交通、旅游、商业、教育、社区、文化及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其中明确,双方将投资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上海枢纽节点,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完整物流“地网”体系;支持阿里巴巴在沪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及外贸综合服务。
因此,圆通与阿里、菜鸟的合作将成为行业内样板,通过对管理和服务的提升,带动整个行业的服务能力升级,推动未来2~3年中国快递行业的大变革,而这,也就是阿里巴巴涉足物流的意图所在。
(来源:中国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