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商业生态

作者:路东尚  来源:  日期:2015年12月2日

一、解构新常态,把握中国商业生态的新趋向

对新常态,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

降速换挡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GDP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速,从去年降为7%,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发展周期的分水岭。投资拉动难以为继,对外出口提振乏力,内需拉动萎靡不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动力。

三期叠加中国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变数的新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了转型期、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国家意志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有着大国复兴的强烈冲动,国家意志凸显。比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发起设立亚投行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举措,在发展区域、发展视野、发展层级等方面,透射出强大的国家意志,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变化面前,“君子藏器于身,相时而动”、“善弈者谋势”。提出势道术的哲学思维,讲究取势发展、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中国商业生态有三大趋向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一个突破体制限制,不断试水、试错的一个过程。可谓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邓小平曾经把改革形容成“摸着石头过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两句话流传很广的话,再现当时的商业生态。

第一句,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变革是从违法开始。农村的土地承包是冒着蹲大牢的风险由安徽的几个农民率先自发开始的;个体户、倒爷这些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拒之门外的人,冒着法律风险,撸起袖子走上了个体经济的道路,成为最早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在当时所谓的风云人物,基本上都是游走于体制和法律边缘的时代弄潮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的陨落了,有的则成功转型。比如当时用积压的轻工产品成功换回俄罗斯两家飞机的牟其中,身陷牢狱,成为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物。而以冯仑、潘石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经历了当时海南炒批文、炒地皮的房地产泡沫打击之后,转型发展为中国今天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

第二句,中国民营企业家很多是有原罪的,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是一个野蛮成长史。第一轮国企改革给相当一部分转身成为民营企业家的人身上,打上了侵吞国家资产的原罪烙印。而当时许多带着红帽子的民营企业,由于产权的问题长时间笼罩在“原罪说”的阴影之下。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作为第一代草根民营企业的成长,在造假贩假、非法集资、诈骗、牺牲环境等不择手段的财富追逐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沦丧,乱象丛生,严重的恶劣了当时中国的商业生态。著名的苏丹红、毒奶粉、瘦肉精等事件,让中国食品变成了中国毒品。

习李新政以来,提出的核心执政理念就是依法治国。我们对于中国商业生态全面步入法制化轨道的信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中国现任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全部具有法学背景。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法学博士学位,而李克强则具有法学学士和经济学博士的背景。另外从中国去年以来的司法制度改革,以及我比较熟悉的矿业领域行业,都传递出这样的强烈信号,比如新的《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实施,都体现出立法更加完备、执法更加严格的特点。

中国商业生态的进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80年代末国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村村点火,镇镇冒烟,成为当时中国大地的一大盛景。后来由于质量低下、制假造假,诚信缺失,蔓延的三角债击垮了相当多的企业,中国人第一次尝到了恶劣商业生态带来的苦果。时至今日,当时的乡镇企业百不存一。据有关数据显示,30年来,跻身于中国100强的企业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三分之一陷入困境。曾经辉煌一时的8848电商、健力宝、三株口服液、三株口服液液等著名品牌烟消云散,也有的企业成长起来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个泥沙俱下的大潮中,实现了凤凰涅槃,自我更生。一是一些伟大企业从新领域诞生。像阿里巴巴、华为等、成长为受人尊重国际化大公司。二是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改善了中国的商业生态。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成长,形成了一批新的企业家群体,激发了商业生态本身具有的自我净化功能。像柳传志、马云、王石等一批大家熟知的企业家,倡导中国企业家积极融入世界商业主流生态,将合作、共赢、诚信、社会责任等精神元素不断融入中国商业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个趋向,由从个人致富到大国复兴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商业生态从个人意志发展上升到国家意志的过程。70年代末,为了解决上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对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8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90年代,为了解决就业,实行国企改革,发展非公经济;进入新世纪,为了遏制资本的贪婪,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今天,习李新政提出中国梦,发展大国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不难看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四个阶段的主体是以民众个体为对象,中国的商业生态绕来绕去,就是在民众的粮袋、口袋、脑袋三大命题之间盘旋变化,原动力就是中国人致富发财梦的欲望。但是在中国梦的第五个阶段,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未来商业生态将会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国家对经济的掌控力度将会加强。包括国家层面在全球战略经济布局的“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全球范围内推销高铁、核电项目等;二是政治领域的高压反腐,将对政商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二、分色新常态,卡位中国商业生态下的新机遇。

面对新常态下的中国商业生态,我们应该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在变化中寻找机遇。为了表达上的形象直观,我用中国画传统的一项绘画技巧分色,来阐述我的观点。

我把新的商业生态分为五色:

新中国政权是红色政权,我把新的商业生态的主色定为红色,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听政府的话,跟党走。在中国梦这个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有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经济领域,国家的控制力度将会加大。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主力国有企业,新一轮国企改革同上个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是抓大放小、甩包袱。今天国企改革是坚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参与国企改革、投资中国项目是机遇。与国企合作将分享中国未来发展的红利。

黄色在中国是黄金与财富的象征,中国经济降速换挡,但我们认为未来仍然乐观,财富盛宴还将延续。7%的发展速度,放眼世界经济仍然是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50%。到过中国北上广的朋友可能感觉中国的现代程度很高,但是在中国的中西部,还比较贫困,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潜力。发展不平衡也是机遇。另外,中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因此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和动力仍在。对于国际投资者担忧的中国楼市、股市泡沫问题,我认为有活力、有发展就会有泡沫,但是泡沫里面有黄金,有财富,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把握好。

三是绿色。我这里讲的绿色,涵盖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生态环保的发展问题。是未来中国实体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投资环保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机遇。同时绿色环保大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转型,将给国外先进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结合中国发展动力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第二层次是安全健康。包括食品安全、医药安全以及健康养老产业等,人民将在生活、居住环境的绿色安全有着更高的诉求,推动产业升级、淘汰高污染的企业,甚至是血汗工厂、安全事故高发的企业,驱逐生产劣质、不安全产品的企业;第三个层次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诚信,国家推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平竞争体系建设以及跨区域市场体制建设,将推动一个绿色商业生态的形成,实现更高层次的多赢发展。

四是蓝色。蓝色代表着科技、创新。未来中国的发展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创造更多? 的财富机会。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已经被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证明。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一旦被激发,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比如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去年就达到了1.8万亿,超过美国的1.6万亿,成为全球第一。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今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互联网 战略,代表了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历史一再证明,中国政府倡导的政策,就是财富机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极有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参与中国创新,不但顺应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着创新的良好土壤。特别是中国受教育人数和劳动者素质在不断提高,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国,7000多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为新常态下中国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我们坚信,国际上的高新技术项目移植到中国这块渴望创新的土壤,将结出丰硕的财富之果。

五是白色。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高雅的色调,在古代是士人着装的首选颜色。代表着纯净和脱离世俗,新的商业生态下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探讨政商关系。

新常态下的高压反腐,传统的政商关系思维已经不适应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重构比较透明、公平、健康的政商关系将是未来中国商业生态的主流,也必将推动中国商业生态更为健康发展。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