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作者:田合军  来源:  日期:2015年12月2日

文化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还是从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现实角度,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具体表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强,则国家文化软实力强。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从微观层面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

2.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根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力以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忠诚度、美誉度的诸多因素中,只有精神文化因素才会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但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营造氛围、激发活力、凝聚员工、塑造品牌”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和文化能量。

3.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市场竞争,比拼的是企业综合实力。而企业综合实力,既包括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等经济硬实力,也包括经营理念、品牌形象、文化氛围等文化软实力。三流企业拼产品、二流企业拼服务、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哪个企业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个企业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二、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与物质、技术方面的硬实力相对而言,企业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意识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力。对外,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度、信任度、美誉度;对内,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对企业本身,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具体来说,企业文化软实力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愿景感召力。企业愿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蓝图的展望。正如“中国梦”已成为引领亿万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图强的旗帜一样,一个体现企业实际、反映企业远大目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企业愿景,也会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执著追求和强烈信念,并激励员工焕发出为之不懈奋斗的无穷力量。纵观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的愿景,如通用电气公司的愿景是“使世界更光明”,迪斯尼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等等。这些企业愿景无不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成为感召员工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价值观念引导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和广大员工所共同奉行的,对企业存在意义、经营行为、经营宗旨和发展目标进行认识和评判的价值准则。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经营行为和员工工作行为的取向,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价值观一旦为企业员工所普遍接受和认可,企业员工就会自觉把报效企业作为自己的基本信念,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员工在企业价值观引导下的这种自发自觉,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内在动力。

3.企业氛围凝聚力。企业氛围是员工对企业所实际奉行的管理理念、用人规则及行为方式的主观感受。在企业氛围中,员工会确切地领悟到企业真正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企业氛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以其潜在运动形态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对企业的心理认同。大量管理实践表明,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公正平等、和谐向上的氛围,就会抑制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导致员工与企业离心离德。相反,企业如果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感情,关心员工的生活,关爱员工的成长,实现员工体面劳动,企业内部就会形成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员工就会自觉把自己作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会大大增强。

4.职业道德约束力。职业道德是企业与员工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及所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与企业规章制度需要靠行政、经济、法律等强制手段来保证执行相比,职业道德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信念等柔性约束来维系。如果企业经营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员工工作行为违背了职业道德准则,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就会感到内疚自责。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警、自律,会形成持久的内在力量,发挥出保证企业正确经营方向、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独特作用。

5.品牌形象影响力。品牌属于企业文化体系中物质文化的范畴,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影响消费者选择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消费者面对外形、功能等方面都相差无己的诸多同类商品时,很多人往往会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选择购买那些名牌商品。这就是品牌影响力在起作用。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说,即使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毁,第二天各大银行一定会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支持工厂重建。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能有这么足的底气,关键凭的是可口可乐连续13年蝉联“世界品牌价值榜”榜首的品牌影响力。

三、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方法途径

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市场竞争新动向以及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积极探索符合文化建设规律、体现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新途径,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1. 提升文化自觉,实施文化强企战略。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之所以与国外先进企业在文化软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很多企业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文化自觉。必须树立“文化软实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顶层设计,从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强企的高度,把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要科学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远景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详细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资源投入,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注重理念引领,激发员工内在精神动力。文化理念是企业员工思想行动的统领。要强化文化理念的导向作用,精心发掘、提炼、培育以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价值体系。坚持知行合一,采取有效手段,运用各种载体,使企业文化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理想信念和企业愿景、企业使命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中,融入实现“强企梦”的企业发展目标当中,不断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引导企业员工遵守市场规则、勇于开拓创新,用优秀业绩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企业员工积极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认真遵守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判断力和职业荣誉感,形成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以良好精神状态推进企业发展。

3.体现人文关怀,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以人为本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营造和谐企业环境、提升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正能量的根本要求。要关注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建立完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手段,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基层倾听员工呼声,及时了解员工所想所盼,坚持寓教于乐,做好员工思想问题疏导,使员工在感情上得到尊重。要关心企业员工工作生活。把维护员工切身利益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员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员工职业健康保护制度,完善困难员工救助制度,多为员工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使员工能充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在生活上有保障。要关爱企业员工进步成长。鼓励企业员工求知上进,合理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注重员工学习培训,为员工成长进步提供有力支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事业进步环境,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在事业上有前途。

4、强化品牌塑造,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品牌决定企业社会影响力。在2012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已达79家,却无一家中国企业入围2012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排行榜。这也是我国企业缺乏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主要原因。塑造企业品牌,首先要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酒香也怕巷子深。现代企业要学会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广告展览等传统宣传媒体和互联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兴传播媒介进行品牌宣传推广。其次,要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坚持重信守诺,真诚服务、奉献精品,使企业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另外,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社会美誉度。通过参加慈善活动、赞助公益事业等形式,树立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形象,以赢得社会公众的赞誉。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