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企业税务筹划经验分析
(一)国外企业税务筹划特点
1.西方国家的纳税筹划几乎家喻户晓
外国投资者在投资新办涉外企业之前,往往先将税法和相关税收规定作为重点考察内容进行研究。最近波音公司放弃经营了85年的大本营,将总部撤离西雅图,节约税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西雅图所得税率为47%,普遍高于其他各州)。从中可以看出,纳税筹划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左右程度及公司对纳税筹划的重视程度。
2.西方国家的纳税筹划专业性强
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纳税筹划的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许多企业、公司都聘用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纳税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同时,也有众多的会计师、律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纷纷开辟和发展有关纳税筹划的咨询和代理业务。如日本有85%以上的企业委托事务所代办纳税事宜;美国约有50%的企业其纳税事宜时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的;澳大利亚约有70%以上的纳税人也是通过税务代理人办理涉税事宜的。
3.重视纳税筹划知识教育和培训
国外较重视对经济类人才的纳税筹划知识教育和培训。如在美国的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学习中,一门必学的课程是学习怎样才能在合法的前提下减少缴纳的税金,即纳税筹划。
(二)国外企业所得税筹划经验分析
1.国外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空间
在欧美国家,一提起税务筹划,主要是指对所得税的筹划。国外的税务筹划一般不涉及商品课税,除了增值税、消费税等商品课税的税款要加到消费者价格中去由消费者负担因而筹划的必要性较小以外,商品课税的筹划空间不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得税需要纳税筹划主要是因为它不容易转嫁,纳税人一般要最终负担自己缴纳的税款。如果企业能够进行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则可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投资的边际税后收益率。另外,由于所得税税款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减少的应纳税额,不会相应增加其应税所得额。换句话说,所得税税务筹划带来的利益是免税的。当然,在国外,所得税的筹划较为普遍,不仅是因为它具有筹划的必要性,而且还在于所得税具有较大的筹划空间,这种筹划空间主要来源于各国税法中的税收漏洞以及林林总总的税收优惠措施。
2.国外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1)避免应税所得的实现
采用这一方法进行税务筹划并不是说要让企业避免取得实际的经济所得,而是要让企业尽量取得不被税法认定为是应税所得的经济收人。例如,各国税法都规定,所得一般是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只有经过交易实现了的所得才需要纳税。资产不交换不变现就不对其增值所得课税,这是各国所得税法中的一个理论漏洞。为了利用这个理论漏洞进行税务筹划,国外企业往往要购买具有增值潜力的实物资产。其具体做法通常是用银行贷款购买土地等不动产,不动产增值后并不急于出售,因为只要不出售这一增了值的不动产,企业就不必缴纳资本利得税,而且企业还可以享受银行贷款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所带来的税收利益。利用借贷也可以达到避免应税所得实现的目的。
(2)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
纳税人如果能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则可以推迟纳税。推迟纳税对纳税人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继续享用这笔资金,并从中获利;二是用利息率进行贴现后,未来应纳税款的现值会有所减少。
在许多国家,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或快速折旧的方法。实行这两种折旧法,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不会减少,但由于企业前期计人成本费用的折旧额较大,应税所得额较小,税款主要被推迟到后期缴纳,这样各年缴纳税款之和的现值会有所降低。国外企业往往还通过选择有利的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来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
(3)在关联企业之间分配利润
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在资金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关系,所以它们之间进行交易并不一定完全采用市场价格,因而关联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尤其是当关联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存在差异时,利用转让定价向适用税率低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就成为企业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4)控制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对外筹资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股本筹资;二是负债筹资。即使这两种筹资方法都可以使企业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但由于这两种筹资方式税收处理上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就应当对筹资方式加以慎重考虑。因为企业无论是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还是举债筹集资金,都要给出资者一定的回报。但根据各国的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入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则可以计入企业成本。所以,从税收的角度看,借债筹资比股本筹资更为有利。
(5)选择恰当的公司组织形式
国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于这三种组织形式的税法规定有很大差别。对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来说,只针对独资企业的业主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征收所得税,他们从企业所获得的收入按累进税率交纳所得税。与之不同,股份有限公司要按公司的收入计算交纳公司所得税,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从公司分得的股利还需按个人累进税率计算交纳所得税。并且公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可以将其已经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从收入中扣除,公司的收入实际上就承受了双重课税。因此,企业在组建之初,都充分考虑税法的不同规定,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形式。
(6)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同样可取得节税收益
A.折旧
在许多国家,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或快速折旧的方法。实行这两种折旧法,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不会减少,但由于企业前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额较大,应税所得额较小,税款主要被推迟到后期缴纳,这样各年缴纳税款之和的现值会有所降低。
B.存货的计价
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中,从纳税的角度而言,后进先出法更优越一些,因为通货膨胀的影响,一般说来,公司最后收入的存货总要比先前收入的存货价格高,这意味着,在后进先出法核算体系下,当期成本升高,产品销售价格与存货成本之间的差价缩小,相应的销售毛利减少,公司的应税收入与应纳税额也减少,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C.折耗性资产纳税优惠
折耗性资产指附属在土地上或深藏于土地中的各种天然资源,是经不断开采会耗竭,不开采则不会减少的资产,如,石油、煤、铀。加拿大税法规定,拥有这类资产的纳税人可以从源于这类资产的总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数额,政府允许按低于折耗性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征所得税,其目的是加速石油等能源工业的发展。
(7)巧妙利用国际税收条约
根据国际双重税收减免规定,考虑巧妙利用减少税收成本的双重税收条约或公约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计算双重税收条约提供的减免的总税收成本来设计纳税模式,如在原始国与目的国之间插入第三国以减少税收成本。
但是,这类筹划采用了条约采购(treaty shopping)形式,有时会被分类为“法律的滥用”,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谴责.英美国家的“推迟课税”规定也给许多企业提供了推迟应税所得实现的机会。英美国家根据居民管辖权,一般都要对本国公司的海外利润征税,但为了鼓励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和发展,所以规定跨国公司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在汇回本国前不对其课税,只有这笔境外所得被汇回时再对其征税。由于有这种规定,英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出于税务筹划的考虑,往往要将自己的海外利润滞留在国外,使这笔利润不符合应税所得的条件。
二、国外企业税务筹划的启示
1.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纳税筹划理论,拓展我国税收理论研究的范围
通过西方国家的税收筹划实践,我们应该认识到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节约税收成本的活动。税收成本同其他经营成本一样不可避免,而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它,这必然要求合理地进行税务筹划。而且,税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弹性又为此提供了可能。
突破传统的国家税收理论的局限,既从国家财政角度和宏观调控角度研究税收,也从企业财务角度和微观企业行为角度分析税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具备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机制,这样包括纳税筹划在内的各种经营策划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对企业至关重要,国家税收作为一项企业经营附加成木,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此同时,纳税筹划完全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出的决定,是税法赋予企业自卞选择权利的表现,它不仅在形式上有法律条款为依据,实质上也符合税收立法精神。企业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选择:一是企业有选择经营组织形式的权力;二是企业有安排财务活动的权力;二是企业有权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企业有权选择递延纳税。事实上,企业是股东的企业,一切企业行为都应为股东的利益服务。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其运作应重点关注它的经济性,经济性注重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企业也有它的社会性,社会性注重的是企业如何满足社会
2.引导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更有利于发展税收杠杆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达成。
认识到税务筹划所能取得的效益,促进企业精打细算,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增强企业的理财能力,与外资企业竞争、扩大利润空间增强了实力,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规范发展,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税务会计上的支持。
企业为获取一定的税收利益,会趋向国家支持并给予税收优惠的行业、领域,这可以引导纳税人向国家鼓励的力一向发展和经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对企业来说,税收成本同其他经营成本一样不可避免,而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它,这必然要求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并且,税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弹性存在又为此提供了可能。随着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水平的日益提高,依法纳税将成为必然,企业再通过简单的“税务协调”己不能达到目的。因此,更新纳税观念,认清逃税、偷漏税的违法本质,树立全新的守法、诚信意识,精打细算,通过合法途径减低纳税成本,增强企业理财能力,是企业走向理性成熟的现实选择。
3.组建纳税筹划行业自律组织
借鉴国外企业己经使用的税务筹划方法,通过合法途径减低纳税成本。认清逃税、偷漏税的违法本质,更新企业纳税观念,树立全新的品牌意识:守法、诚信。随着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水平日益提高,依法治税将成为必然,企业再通过简单的“税务协调”即与税务机关兜圈子、拉关系等违法违规手段已不能达到目的。为此,进行税务筹划,增强企业纳税意识,采取合法手段来追求减税利益,守法经营,赢得客户的信任,将促使企业走向理性成熟。
纳税筹划市场的健康发展会对税收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税制的完善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这一点己经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放眼国外成熟的纳税筹划市场,其拥有的不仅是成熟的市场群体和筹划意识,更重要的是整个纳税筹划行业存在行业自律性组织进行自我监管;拥有众多专业报刊,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辅以一定的资格认定制度,为行业入门设置较高的“门槛”;多年经营形成了优胜劣汰机制,留下的都是具有较高商誉的事务所和从业人员。
4.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税收筹划必须以依法纳税为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务主管部门所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5.税收筹划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使整体收益最大化,因此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如果税收筹划所产生的收益不能大于税收筹划成本,税收筹划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6.税收筹划应从总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仅把目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去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利益的方案,甚至有时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利益让路。
7.税收筹划应注意风险的防范。
税收筹划是一种经济行为,在错综复杂而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环境中,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有风险,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来说,税收筹划收益与税制变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债务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纳税人应考虑其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的可能变动趋势等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要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保证能够真正取得财务利益。
做好纳税风险评估工作。用税收征管的角度审查公司税务管理中存在的税务风险,改进税务管理,降低税务风险。
8.在企业内建立税务筹划激励机制
对取得税务筹划成果的给予正向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内进行税务筹划的积极性,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降低税收负担。对于通过税务筹划节税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付现成本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