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冲击

作者:王其燕  来源:高校智库大数据智慧云平台  日期:2016年11月8日

海量信息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阅读习惯又有怎样的冲击呢?

自古至今,阅读对于个人、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其深远意义已无需多言。但阅读本身的演化,也见证了人类的技术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历史的曲折之处,尤其是技术突破所能拓展的社会阅读空间,是值得深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而探讨移动互联网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冲击,于此也获得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人们阅读习惯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第一、互联网所改变的,首先是“阅读”本身。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首先需要对“阅读”进行重新定义。传统的阅读形态主要是指纸质的文字阅读,比如图书、杂志和报纸等,它往往不包括影像内容,更不包括电子文本。但这一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都被颠覆了。换言之,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不仅 包括传统的纸质阅读,更包括一切基于互联网或电子设备的文字、影像、图 片等内容,阅读的内涵和外延都大大扩展了,而且其对象和内容都处于一种边界日益模糊和不断延伸变动当中。

 

第二、互联网使全民阅读成为可能

如果说以造纸和印刷为中心的技术发展代表着人类阅读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可与瓦特蒸汽机相提并论的伟大发明”、和“人类过去半个世纪取得的最大成就”相提并论的互联网,于1969年出现, TCP/IP协议于1983年达成,代表了一个全新时代来临。

尽管在早期阶段,互联网并不属于普通人,仅蜷缩在专业人士手中,距离普通公众很遥远,但此后30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持续酝酿和狂飙突进,继互联网将所有电脑连接起来之后,199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万维网)的签订,使电脑连接了所有人——网页出现了,所有人的登录开始了,这是新时代的敲门声,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这一方面驱动了互联网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另一方面则随着2007年第一款苹果智能手机的面世而向移动智能终端延伸。

在万维网诞生的1991年,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只有20万台,而在今天,据权威机构最新数据,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地球人口成为网络人口,其结果就是信息的超大规模和速率的膨胀:一家大型微博网站发布的信息,就可以超越《纽约时报》60年的信息量;全球最大视频网站一天上传的影像,可以连续播放近100年;互联网两天积累的信息总和,相当于人类历史留下的全部记忆。

伴随海量信息几乎无成本的全球流动以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连接,人们有理由相信,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房ㄋ固厮档囊桓鑫薮Σ辉诘摹巴缟缁帷币丫?/span>

在中国,自1994年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以来,网民数量迅猛增长,目前已成为互联网的泱泱大国:截至20156月,中国整体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也就是说目前有一半的国人是网民。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催生传统出版业出现颠覆性变化,而且可能导致新的阅读革命的出现。如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2005年,我国传统的国民阅读率为48.7%,比1999年下降了11.7%;而与之相反,网上阅读率却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7年间迅速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7%。这表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随着数字终端的普及,通过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等途径和方式看书的人正在迅猛增加。

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0.1%的受访者使用过数字化阅读,人数首次过半。如今,在6.68亿中国网民中,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网民总数的88.9%。在“上网即阅读”的意义上,互联网不仅让全民阅读成为可能,而且正在使全民阅读成为一种现实。

  第三、依托互联网拓展阅读空间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对于我国未来转型创新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而要推动全民阅读发展,其途径和方式当然有很多,比如在美国,从总统到作家,从出版社到书店,其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值得充分借鉴。

在我国,要推动全民阅读,除依托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之外,必须立足于读书活动由传统阅读向网上延伸的现实和趋势,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阅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加强数字出版和引导网络阅读两个主要方面着眼,全面促进全民阅读蓬勃发展。

首先,在数字出版方面,目前出版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市场日益由出版社主导转向大众阅读主导,出版与阅读、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而其契机就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一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互联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形态,为全民阅读的实现创造了无限的可能,而且也对传统的出版形态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的主流和趋势。

正是基于此,2006年颁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重点列出了8项数字出版工程,以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它们分别是数字化多媒体研发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中华字库建设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国家动漫振兴工程、中国古籍数字化工程、国家版权保护技术开发工程、数字化文化传播工程。《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出版虽有加速发展之势,并不断适应着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需求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出版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数字版权、投融资、技术攻关和行业标准问题等,制约着我国数字出版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加强相关制度和技术配套,以做大做强数字出版为推手,促进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将是发展繁荣我国出版市场、提升我国出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其次,在网络阅读方面,随着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等阅读方式的日益流行,尤其是手机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用户连接互联网的首选,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作品,海量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流动、阅读、使用,再衍生出新的作品,移动互联网俨然已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知识传播媒介、阅读渠道和平台之一。因此,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适应这种社会阅读方式的显著转变,并由此有效调整阅读推广的方式和手段,将是我国未来全民阅读推广的主要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人们阅读习惯是否有消极影响?】

 

第一:数字化时代,人们难以深阅读

手拿一部平板电脑,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成为一道都市风景。对新一代读者来说,上微博是继社交网站之后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140个字以内的独特文体,使人们在上面发布、分享、评论的内容被拆解成零碎、跳跃、简单的文字。

对于现在流行的网络词典,许多人贪图其阅读的方便,放弃了大部头的传统工具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分析,价格便宜、获取便利是读者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读者花同样的钱,一本纸质书可以购买三本电子书。在便宜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远离了内容丰富、深刻的纸质图书。

 

第二:互联网时代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认为,网络词典只是提供了线索,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从事教学、研究等工作,这些网络词典显然是靠不住的。

 

第三:“网络的内容良莠不齐,再加上很难进行有效引导,网络阅读的泛滥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读书层次。”

  “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自制力,丰富而泛滥的网络资源是无法估量的潜在威胁。一方面,沉浸其中将浪费大量时间,并耽误青少年的学习;另一方面,网络不良内容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宁夏大学传播学者宫京成说。

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也呼吁:“在电脑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应呼吁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要注重阅读,尤其是朗读。过去我们经常用书声琅琅来形容我们的校园,现在我们的校园变得沉寂起来了,读书声越来越少了。其实,大拇指是代替不了我们的喉咙的。”

 专家们呼吁,一本好的图书,关键在于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积累,而好书更需要人们静下心来、细细体会,高质量的阅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便利阅读的同时,我们有一个担忧:浅层阅读会不会从此代替专心致志、费点劲儿的思考,久而久之,会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分析】

互联网的威力,再次印证了技术、与社会关系互为推手的基本关系。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当前的阅读方式,从以单一的书面阅读为主导,逐渐向多元化阅读方式转变,,其中冲击最大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逻辑带来革命性影响的,首推以网络在线、信息共享为核心的网络阅读。

互联网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就像一把双刃剑,能让人们方便快捷的获取到想看的信息,随时随地进行全民阅读,但是这种模式,容易使人们无论读哪类书,都可能浅尝辄止,不钻研其内涵、不求甚解,电子书籍的快速查询,也易使我们直接目的性的,到达想要阅读的片段,承前启后的知识连接易跳过。文字能复制,但思想并复制不了,还需要一个学习过程,我们以前传统的学习方式,仍然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当前的手机族进行借鉴。

古人云:好读书,读好书,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不管以哪种方式阅读,都要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传承文化,淬炼思想,弘扬民族精神。

文中数据来源: WWW.HI-TONG.COM高校智库大数据智慧云平台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