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角下山东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魏茂杰、冯克印、平宗莉、徐杰、杨瑞瑞  来源: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日期:2025年6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标准体系是一段时期内指导和保障标准化工作有效、科学开展的总纲,对做好整个标准化战略、规划、计划和日常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是保护绿水青山、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构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是自然资源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深刻领会新形势下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

用标准体系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标准作为“基础性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标准化工作也需要顺势而为。2023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自然资办发〔2023〕29号)明确要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要求和高质量发展任务部署,聚焦“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用标准强化自然资源高效能治理。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2〕6号)要求,要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1 4 N”的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格局。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引领。以自然资源工作中亟需的标准为重点,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林草资源开发保护、测绘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信息化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建立以实施应用为导向的标准评价机制,积极推动以标准为依据规范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坚持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各要素是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在开展标准化研制中,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提高工作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标准化工作与各项自然资源业务融合,健全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强化科技引领,结合自然资源科技项目,探索自然资源重大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组织协调,完善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管理体系,引导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山东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二、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及成果

山东省是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标准化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为用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政策工具,将其提升到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地位,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支撑

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是山东开展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组织体系在国内率先组建,省标委会及各分委会以标准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的具有山东特色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为下一步加快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对当前形势和需求的分析,以落实目标和任务为目的,聚焦山东特色,围绕各标准化分委会的工作实际,以工作领域为划分准则,在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省自然资源厅构建出基础标准层——子体系标准层——专业门类标准层——细分门类层4个层级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并划分出包含基础标准及地质矿产、水工环、国土调查保护与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林草等5大标准子体系的体系结构。

三、与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的比较研究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标准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作,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未来研究重点及工作方向,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通过与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基本情况对比分析,总体而言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构覆盖面更广、体系架构更细致完善、收录标准更全面且数量多时效性强、技术组织支撑后盾强等。比较研究发现,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在预留接口、层次结构、专业门类层等方面与河北省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两个省构建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差异性也很明显。截至目前,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地方标准相对较多(334项,其中已发布209项,在研125项),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地方标准少(仅8条且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且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都不如山东省收录的多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标准主要集中在林草标准、地质矿产标准以及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且含基础标准33个;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地质矿产标准、海洋标准以及测绘标准和国家地理信息标准,目前不仅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下暂无标准条目,且不包含现林业和草原局管辖范围的标准。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标准条目大致均衡河北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收录的土地标准专业整体较薄弱,地质矿产标准专业中管理类门类基础较薄弱测绘标准专业中管理类偏少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专业中专项类、管理类较少

此外,对比还发现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明细表和标准库中,21-00地质矿产标准中的314-00勘察技术方法下的4145-00重砂测量22-00水工环标准中的325-00生态地质调查下的4251-00“双评价”地质调查和4252-00生态地质调查及修复、326-00城市地质调查下的4262-00城市三维地质模型和4263-00城市特色地质调查,23-00国土调查保护与空间规划标准中的335-00国土空间规划下的4354-00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多个自然资源类标准子体系节点下的标准条目尚处于空缺状态,亟需制定或补充完善;地质矿产标准子体系相对较成熟,但是相关勘查技术方法小类涉及的标准条目制定时间较早,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条目;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子体系较成熟,但是部分标准条目制定时间较早,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协调,应及时进行修订等。

四、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河北山东两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情况的比较研究,以系统科学和标准化理论为指导,按照“强化标准引领”和“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提高自然资源标准化数字服务管理水平、创设自然资源标准全生命周期规范化流程为目标,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专业协调配套,体现自然资源管理与综合标准化趋势的新型自然资源标准体系,不断提高自然资源领域标准编制水平和管理水平,特针对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提高标准体系覆盖面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对标国际先进,秉持全面覆盖的原则,弥补标准缺口,构建覆盖山东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内容的标准体系。针对目前标准体系中的标准明细表和标准库的不完善之处,尽快制定或补充完善相关标准条目,及时跟踪、更新、修订时间周期较长的标准条目。

第二,提升标准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设省级自然资源标准化服务平台,依托第三方机构,建设涵盖自然资源全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且自动实时更新的标准图书馆,通过该平台预留端口,可直接链接到省厅官网或其他从事自然资源服务单位的官网;加强自然资源“标准汇编”工作,根据现行的自然资源标准,按照标准体系框架进行实时汇编,定期发布,便于线下查阅和使用;加强标准宣传工作,以每年的世界标准日为契机,举办标准化展览,为公众普及标准化知识、宣传标准化法规、倡导标准化理念,扩大省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做好新发布标准的及时公开和解读,保障从业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标准、掌握标准,正确使用标准。

第三,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始终瞄准国外自然资源领域研究前沿,提升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在标准化理论、系统论等方向,争创国内自然资源标准化研究创新高地;同时加强与ISO/TC82、ISO/TC8/SC13等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协会、学会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联系,完善对接机制,建立沟通交流渠道,推动标准化对外合作交流。

第四,建设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库围绕地质矿产、水工环、国土调查保护与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林草等五大专业领域的自然资源现行有效标准,依据完整性、方便性、可靠性原则,搭建跨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和自然资源标准共享机制,依据自然资源标准共享交换网络服务体系、目录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更新的基础性、战略性的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库,构建自然资源标准共享服务支撑体系。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